“姐夫也真是的,跟姐姐逛街也不帶著我。”
“別耍孩子脾氣,他們是去置辦結婚的物件,你跟著幹什麼.”
嚷嚷聲中。
李衛東騎著腳踏車載著於莉出了於家,直奔新街口的百貨商店而去。
在原主的記憶中,他有一個老同學在那裡當售貨員,正好可以走動走動,聯絡感情。
新街口百貨商店在京城地區算是數一數二的大型商店。
兩層青磚小樓一排溜的門面,牆上有白灰粉刷的粗獷標語。
掀開棉布簾子,迎面而來的是一排長方形的貨架。
一溜石灰磚砌的臺案上是木製玻璃面的櫃檯,還有供營業員進出通道的可掀式木蓋板。
貨架上都是一些日用百貨,像針頭線腦,手電筒,暖水瓶等。
幾個碩大的木桶擺在貨架前面,木桶上貼著紅紙,紙上面寫有‘醬油’,‘醋’的字樣。
一位頭戴白色束髮帽的中年大媽,正在給一位老同志打醬油。
她也不用漏斗,高高揚起提子,醬油全數落入細小的玻璃瓶中,一點都沒灑出來。
而旁邊的顧客,還在跟後面的人嘮嗑。
看來這樣打醬油,已經屬於基操了。
李衛東看一會,讚賞兩句,便拉著於莉的手直奔二樓。
一樓是日雜,二樓則是大件商品,腳踏車,收音機,縫紉機.各種商品琳琅滿目,應有盡有。
李衛東很快就在賣手錶的櫃檯找到了原主的老同學。
這人叫張東方,和原主年紀差不多,個子只有一米五多,小白臉上五官緊湊,看起來很喜慶。
“東方,有段時間沒見你小子了,還活著啊!”
“衛東!”
正在幫顧客拿手錶的張東方看到李衛東,驚喜之下把手錶扔回櫃檯裡。
“喝了嗎,您吶?”
一張嘴,於莉就知道這貨是老京城人,還是住在城西的。
東城人和西城人在語言習慣、生活習慣上都有差異。
比如說,早晨起來見面打招呼,西城的人往往問:“吃了嗎您吶?”
而東城的人見了面喜歡說:“喝了嗎您吶?”
“偏您了!”李衛東隔著櫃檯子給他一拳,道:“小小年紀,怎麼變成老頭子了。”
“嘿嘿,這兩天在家裡被老爺子訓了,他說現在年輕人把老話都忘記了,我這不沒事練練嘛!”
張東方撓了撓頭,訕笑兩句,看向旁邊的於莉,“這位是?”
“你嫂子,我下個月結婚,這不是來預備點東西嘛。”李衛東介紹道。
“嫂子好!”張東方乖乖的打聲招呼,開始八卦起來,“前陣子我路過化工材料商店,聽說伱不在那裡幹了。”
“改行了,現在我在軋鋼廠當司機。”
“當司機好啊,可以免費遊覽祖國大好河山,不像我,守著這三尺櫃檯,哪裡都去不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