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天萬界之大拯救

第79章 閱卷

等到二十份薦卷全部選好後,又選好十份備卷,三房的所有考生答卷批閱就全部完成了,剩下的就是議定排名後搜檢落卷了,當三十份考卷被送走後,考房裡所有人均鬆了一口氣,接連的高強度閱卷,所有人都快精疲力盡了。副主考汪諧,浙江仁和縣人,天順四年的進士,其父汪澄官拜監察御史,正統年間巡撫福建,因為鄧茂七叛亂引發的嚴重後果被賜死,弟弟汪箎,成化八年進士。一門三進士,名聲顯赫。

如今時任詹士府少詹事(正四品),充任任經筵講官,也是才高學博的大宗師,在看到李傑的試卷時,對於考官的評語微微吃驚,讀完之後沉吟半晌,提筆寫道。

“滄海橫流,古氣鬱勃,真凌古鑠今之文也!”

汪諧寫罷繼續看第二場、第三場的文章,看完策問題之後他暗下決心,一定向主考徐尚書力薦此卷為會元,會試的排名如果沒有特殊情況的話,殿試的話基本上也是這個排名。

汪諧頗為愛才,這位考生實有狀元之才,實在不忍滄海遺珠,看完桌子上剩下的答卷,汪諧將李傑的試卷親自送往主考官那裡,他要當面舉薦。

徐溥看到汪諧面露喜色匆匆而來,不由說道:“伯諧,有何喜事能讓你親自前來?”

汪諧見完禮將李傑答卷呈上,說道:“徐閣老,請看此卷關於鹽政、治黃、互市的策問,字字珠璣,針砭時弊,所言皆為上上之策,實乃經天緯地之才!”

徐溥聞言神色詫異,他對汪諧頗為了解,也愛惜其才,正打算近日向聖上舉薦汪諧升任禮部右侍郎,見他對這份答卷如此誇讚不由得好奇,到底這位考生的文章有何魅力,居然讓這位士林宗師推崇至此。

徐溥如今已經六十多歲了,此次聖上讓他任會試主考越發讓他覺得精力不濟,所以這次會試大部分的答卷都是交由汪諧評定,他只要決定前十名的答卷即可。

徐溥沒有如同慣例先看首場七題,而是按照汪諧建議看向策問,歷經四朝,為官接近四十載,見過了太多棟樑之才,然而在看了李傑的策問後,也不由得暗自喝彩。

其中鹽政中關於如何提高產量的策問,不由讓人拍案叫絕,只此一卷便價值千金。

何況後面關於治黃的言論更是讓人恍然大悟,他的家鄉也時常遇災,天下苦於黃災久矣,治黃是自北宋後,歷朝歷代都邁不過去的坎,耗費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幾年一過又要重來,之前孝宗委任部侍郎白昂前去治理水患時,他便上書建言治黃非一日之功,然漕運之危讓孝宗以及滿朝大臣對於他的建言視而不見。

待看到關於互市的策問時,徐溥再也按捺不住,欣喜之情溢於言表,激動地說道:“真乃國士!哪怕他經義題寫的狗屁不通我也必取!”

汪諧微微一笑,說道:“徐閣老,你且稍看,這位考生的經義題,猶如韓昌黎復生,其文至大至博,吾自嘆弗如!”

“哦?我倒要看看值不值得你如此誇讚!”

徐溥看完經義題七題,沉默半晌,說道:“真如伯諧你所說的猶如昌黎復生,此生真乃絕世奇才!”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