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四,是四十的四!
40%還不是巔峰,最高能破50%,乃至60%,不過,放眼全國就不太行了。
每年春晚都是北方的收視率高於南方。
東北地區的收視率最高能破80%,這是一個何其恐怖的數字,幾乎家家戶戶的電視機都會收到春晚。
而最低的瓊省只有1.3%。
粵省也很低,也就5%左右。
一般而言,過了淮河一線,春晚的收視率就會陡然降好幾個檔次。
也不怪春晚天天包餃砸。
人主要收視群體是北方人居多,北方人愛吃餃子,可不得天天包,不包都不團滿。
也不圓滿。
很快。
聯唱環節一過,收視率又一路往下,跌跌不休,直到劉千的魔術登臺,收視率再次衝高。
接著。
再跌。
跟心電圖一樣,再到趙苯山的《不差錢》,收視率又開始嘎嘎猛漲。
“破六,破六了!”
導播又喊了一嗓子,這一嗓子比剛剛激動多了。
沒錯啊。
還得是苯山大爺。
什麼叫春晚的臺柱子,這就是了。
只要節目開始,收視率就會衝破高線,看著收視率猛漲,不用想了,今晚收視率最高的節目就是《不差錢》。
……
翌日。
不出意外,討論度最高的節目也是《不差錢》,新人小沈羊很好的詮釋了什麼叫‘一夜爆紅’。
真正意義上的爆紅。
有多紅?
紅到商演價格翻了幾百倍。
春晚之前,普通人有幾個聽說過小沈羊的?
苯山大爺的徒弟?
徒弟那麼多,誰記得他啊。
但。
春晚之後,很多人都記住了這個‘人生最痛苦的事情是什麼?人死了,錢沒花完’的小沈羊。
商演爆紅的同時,他也收到了大導演張一謀的橄欖枝。
《三槍拍案驚奇》!
來了!
不止於此,五月份,他還參加《程龍與他的朋友們》演唱會,跟程龍、趙苯山合唱《我的好兄弟》。
高進發的狙。
一唱成名!
小沈羊發單曲的初衷其實不是為了單曲有多紅,而是為了商演出去有歌唱。
總不能老唱別人的歌吧?
那些明星發專輯的初衷也在這,他們不在意歌曲紅不紅,人紅就行了!
《我的好兄弟》這首歌品質雖然不差,但如果不是小沈羊來唱,恐怕很難紅遍大江南北。
兩者是互相成就的關係。
人紅帶歌紅。
在主流圈子之外,搖滾樂也在慢慢地生長,就在五月份,土豆網發起尋光計劃。
他們精心挑選了十隻樂隊發行了一張合輯。
《尋光集》!
這是華夏網際網路第一張唱片集,在專輯的封面,土豆網的CEO王威寫道。
【讓我們貢獻一份力量,擺脫唱片已死的論調,我們開始想象,音樂是不是存在另外一種可能?
未來,成千上萬的音樂人在土豆網陸續登場。
音樂是他們的愛好,也是他們的夢想。
讓我們一起尋光,即使在黑夜裡,也要找到最微弱的火光,然後壯大,壯大,直至天明】
這張專輯一經上線,立刻遭到歌迷、搖滾樂愛好者的瘋搶。
首批五萬張專輯,僅僅兩天就銷售一空。
既然是網際網路專輯,肯定不走線下發行的渠道,土豆網走的是網路發售。
網購!
阿里巴巴都上市了!
網購早就成了年輕人的生活方式之一。
土豆網在淘寶開的網店,流量暴漲,甚至引起阿狸的關注。
他們以為是刷單。
然後一看,不對啊,是正版土豆網。
作為國內最大的影片網站,不至於刷單,再一問,那張專輯的確很火。
歌迷的熱情打了土豆網一個猝不及防。
兩天時間,連反應時間都沒有。
灌錄都不夠啊!
面對飢渴的歌迷們,土豆網只得加急灌錄,第二批10萬張專輯上線後,一週時間就被賣空。
只能再次加印。
第三批的數量是20萬,土豆網想著,這麼多總算夠了吧?
結果仍然不夠!
因為有人把這張專輯的音源傳到了網上,網際網路傳播就是那麼快,防不勝防。
有一就有二。
這些歌曲迅速在各大音樂軟體、下載網站傳播,憑藉不錯的質量,很多歌都火了起來。
一些日常不太關注專輯發售的人都知道了這張專輯,然後,他們就買了一張。
誰讓這種行為很酷?
最近幾年,搖滾樂的情況大為改善,各種音樂節、活動也拉來了不少新歌迷。
很多年輕人都是‘價格不敏感’群體。
只要喜歡,花個二三十塊支援一下,能有什麼問題?
千金難買我樂意!
於是,第三批加印的20萬又雙叒被賣完了!
第一批5萬,第二批10萬,第三批20萬,短短一個月,銷量突破35萬張,依照唱片行業的慣例。
這張專輯隨隨便便突破五十萬。
60萬?
可以搏一搏!
70萬?
有那麼一點點可能。
不論是50萬,還是60、70萬,放在從前,那都不算什麼,放在當下,那隻能用一個詞來形容。
無敵!
牛逼!
果不其然,後續加印的30萬張,僅僅只用了兩個月就銷售一空。
從最後的銷量曲線來看,這張專輯的極限大約是70萬+。
不誇張的說,這是2009年銷量最高的幾張專輯之一,如果只算內地,它甚至能排進前三名。
之所以是甚至,不是肯定,那是因為李傑馬上又要發專輯了。
時隔兩年半,再度發行新專輯。
這個時間點很合理。
大部分創作歌手的產量都不高,兩三年發一張專輯都算快的,如果不是撞上李傑發專輯,尋光集或許還有衝擊內地銷量冠軍的可能。
不過。
誰讓他們撞上了。
第一,他們肯定無緣。
哪怕李傑新專輯發售的時間是12月,他們也沒有奪冠的可能,尋光集只能爭一爭第二、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