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一句話來描述《你的名字》到底有多好看,多震撼!
那句話就是,眼淚化作一片汪洋。
從《你的名字》上映開始,那無數的影評就開始轟炸整個世界的動畫圈子。
好萊塢的李昂克里奇屬於自己人,對於Guan新電影的評價,說是:“錯過和努力才是愛和青春的墓誌銘”。
並且聲稱關凌重新定義了華夏動畫愛情故事。
古有梁祝,現在有你的名字。
並且聲稱“華夏動畫電影終於有了屬於自己的動畫大師,只不過是桌布大師。”
雖然李昂克里奇這話當中有些玩笑,但是仍舊在整個世界的動畫人身上,引發了巨大波瀾。
作為好萊塢,他們對於這種桌布化,平面化的日式風格的作品自然不會有太高點評,但是從故事的角度上,李昂克里奇實在是很難給Guan打出低分來。
而後,日本動畫界也有不少人逐漸釋出了相關評價,
“吉卜力工作室製片人鈴木敏夫接受採訪時聊到了關凌新作《你的名字》,聲稱這部電影‘觸動了人類對希望的永恆追求’,當記者繼續追問《縱有疾風起》觸動了什麼的時候,鈴木敏夫露出苦笑……”
“宮崎駿接受採訪聲稱還並未看過此電影,但是聊到關凌,對方聲稱關凌拍攝出什麼作品,都不足為奇,因為他已經是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導演之一。”
“日本《情書》導演巖井俊二接受採訪聲稱關凌《你的名字》是一種超現實主義,評價該部電影以獨特視角重構了現實與幻想的邊界,這其實是一本寫的極好的《情書》。”
“英國《衛報》報導了華夏電影《你的名字》的在華盛況,聲稱該部電影現代光澤的視覺語言,重新定義了青春愛情故事的表達正規化。”
“關凌的新電影突破了華夏動畫電影的傳統框架,細膩的情感之外,擁有現代時空交錯的敘事型別的想象力,這種風格在華夏此前並未出現過,甚至在鄰國的日本也並未出現過。
不得不說,關凌開創了屬於華夏動畫時代的集體記憶符號。”
這是電影人的評價,而這部電影帶來的轟動,也不止於此。
上映三天,票房拿下2.7億。
關凌的動畫電影在非黃金檔期,以摧枯拉朽之勢,衝爛了所有人的心裡防線,也讓看電影的絕大多數人都哭成了大傻子。
“看關導的電影,總是帶著心酸的感覺,保持在你要哭卻沒有哭的痛覺裡。
你知道絢爛多彩的美景是真的,你知道轉瞬即逝的殘酷是真的,你知道念念不忘必有迴響是真的,但你總會淹沒在人潮中。
除非你們去找到彼此,否則連夢境也會將你湮沒在龐大的孤獨感中。
這次的《你的名字》是,當初的《縱有疾風起》也是。
一個是災難記憶帶來的個人傷痛,一個是苦難威脅帶來的集體傷痛。
當初的《縱有疾風起》當中,無數人的死亡,換來了漫天戰鬥機的昂翔,換來了個人的孤獨和絕望之後最美的註腳。
而如今的《你的名字》,關凌倒是給了主角一個好的描述。
他知道了她的名字,但是,似乎又沒給他一個完美的未來。
關凌給了主角溫柔,但是這個溫柔,還是不怎麼當人……”
“有句話曾經說,愛是後現代的神靈,關凌這部電影其實很有日本風格,甚至很有新海誠風格,無論是地鐵站擁擠的人群,交錯行駛的電車,黃昏時分空蕩蕩的街角,便利店裡購買香菸的白領,這些看似於發展主線劇情毫無意義的空鏡,一直是新海誠動畫的標籤。
新海誠一直都是一個‘城市空鏡’的典型的應用者,
而這次,關凌在他最擅長的地方,給了新海誠一巴掌。
我不知道這件事情是否是關導故意的,但是如果是故意的,想想當初日本逼著關導說《盜夢空間》抄襲,而後關導說要跟日本動畫電影打一打擂臺之後的轟動。
我只能說,
爽!
打的倍兒爽!
簡直是把新海誠徹底架起來抽!
你丫不是牛逼嗎?你不是愛玩兒空鏡嗎?你不是空鏡大師嗎?
和你關凌爺爺比起來,你就是個垃圾!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有人說這部電影當中的愛情是無可救藥的東方浪漫,是但使相思莫相負,牡丹亭前三生路。
但是我覺得,關導的浪漫從《縱有疾風起》,到現在的《你的名字》,則是體現的更加淋漓盡致。
百世之仇,一朝破之!
我們不但會記住當年的血仇,還會記住如今電影上的壓制,而且要用最快的方式,要以你最強的東西,擊敗你。
關導的五部電影,只用了兩部,我想就已經做到了!”
“關導從真人電影,火到了二次元電影。關導的確不怎麼拍攝愛情,但是當關導拍起來愛情的時候,你們都不是個兒……”
炸了!
這些滾燙的文字在深夜的網路上無聲流淌,
匯聚成一股灼熱的潛流,沖刷著過去對動畫電影的所有刻板定義。
也讓更多人開始討論起了關凌的新電影。
而且開始進入影院,開始支援。
“打臉日本動畫電影,關導重塑華夏電影榮光!”
“徹底完成許諾,關導根本用不到五部電影!兩部足矣!”
“我有點期待關導剩餘的那三部動畫電影了,說老實話,有點急。”
“有人說關導這個電影很言情,很日本,很噁心,但是我不覺得,我只覺得感動,當年那場苦難,對於所有人而言,如果能重生,如果能穿越時空,我相信多少人都會寧死,也會說出這件事情,去挽救那無數的生命!
這是人性!
只可惜,我們只能從電影,從動畫,從幻想中,才能救下那一小撮的人。
可那就夠了,不是嗎?”
懵了!
整個業界其實都有點懵了!
沒人想到,關導爆炸能爆炸的這麼快。
而且這部電影,真的很少有差評。
…………
中影,
那間能俯瞰故宮琉璃頂的會議室裡。
來培康將一份剛出爐的《你的名字》首週末票房預測報告輕輕推到會議桌中央。
那個以“億”為單位的數字,刺目得讓幾位習慣了真人商業大片邏輯的高管有些失語。
窗外,秋日晴空湛藍如洗。
來培康端起青瓷杯,抿了一口溫熱的龍井,目光掃過眾人臉上殘餘的震驚與猶疑,緩緩開口,聲音平靜卻帶著千鈞之力:
“都看到了?動畫片,單日6900萬,首週末……奔著四億去了。”
他頓了頓,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杯身上細膩的冰裂紋,
“以前我們總說,動畫是給孩子看的,是細分市場,是小眾狂歡。關凌用這2450億的資本,加上這一部電影,把這塊天花板……不,是把我們頭頂上那層自以為是的穹頂,徹底掀翻了。”
說這話的時候,來培康嘴唇有點顫抖。
這尼瑪。
他忽然覺得自己的腰板子,有點沒那麼硬了!
俗話說的話,人呢。
越缺什麼,越想有什麼。
但是對來培康而言,他和韓三品還是不太一樣的。
至少,他的資源調動權利,沒有韓三品那麼大了。
韓三品那個時代,要和香港電影打,要和好萊塢打,所以韓三品可以說是文化領域全調動,大家都聽他的,他也有這個權利。
但是現在,來培康沒這個能力,因為華夏電影相對於2005年那個時候,發展太快了。
發展也太多了。
國內的院線,電影數目,票房總數,年年增長。
和好萊塢大片,雖然說別人大部分是被碾壓的。
但是總票房數目方面,國內外的差別不大,因為關凌的威猛,甚至比引進電影的總票房還要高出來不少。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