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大的雨點噼裡啪啦地砸在凌雲傳媒大樓高層會議室的落地窗上,模糊了外面繁華的街景。室內,氣氛卻凝重而熾熱。
關凌坐在長條形會議桌的主位,指間夾著一支沒有點燃的煙,眼神如同窗外沉沉的鉛雲,深不可測。
他面前攤開著一本厚厚的《遮天》設定集。長桌兩側,坐著核心製片人、選角導演、藝術總監等寥寥數位心腹。
巨大的投影牆上,是密密麻麻、錯綜複雜的《遮天》前期人物關係圖譜,葉凡、龐博、李小曼、姬紫月、狠人大帝……這些名字如同星辰般被點亮、連線。
製片主任清了清嗓子,打破了只有雨聲的沉寂,他的聲音在空曠的會議室裡顯得格外清晰,帶著不容置疑的份量,一字一句地複述著關凌定下的鐵律:“關導重申選角三原則:”
“一、神韻壓過流量。我要的是從書裡走出來的靈魂,不是頂著光環的明星。名氣再大,氣質不對,免談。”
“二、肯籤十年長約。《遮天》宇宙不是一部戲,是貫穿十年的征途。沒有這份覺悟和契約精神,再合適也白搭。”
“三、為角色自毀式淬鍊。忘掉他們自己是誰。我要他們把自己打碎,熔鍊,重塑成我要的那個‘人’。吃不了這個苦,趁早退出。”
每一個字都像冰冷的鐵錘,敲打在與會者的心上。這不是選角,這是鑄造神兵!會議持續了整整一個下午。
激烈的爭論、反覆的權衡、演員資料的比對、過往表演片段的回放……
在關凌那雙彷彿能洞悉靈魂的目光審視下,一個個名字被提出,又被否定。
最終,當窗外的暴雨漸漸轉弱,天空透出一絲灰白的光亮時,一份沾染著咖啡漬和爭論汗水的血色名單,塵埃落定。
…………
對於關凌而言,最難選的,其實是葉凡這個角色。
國內的男演員當中,能出演辰東男主的人,真的不多。
無論是霸道還是沉穩,這兩個特質能很好的出現在網路小說的主角中。
但是在現實的生活中,卻很少出現。
比如葉凡,關凌考慮了趙又廷和胡哥兩個角色。
黃小明,直接pass掉。
十年長約,對他來說到倒是簡單,但是年齡未免大了點。
選趙又廷的原因在於他身上有種從冷峻書生到揹負血仇、狠戾決斷的可塑性,比如《艋舺》當中他的演技還是不錯的,眼神裡有股不服輸的韌勁和初入修行路的迷茫與堅定交織,這正是前期葉凡從地球青年走向荒古聖體的核心氣質。
而且光鮮在拍攝的那部《致青春》也即將上映,關凌知道這部電影的票房也會大爆,所以趁著現在這個機會拿下籤約十年,好像也不是什麼壞事兒。
胡哥霸道和沉穩其實都不是很合適,但是流量大,國民度也高,關凌知道在出演《琅琊榜》之後,他會進一步霸屏。
趁著這個機會和唐人交流拿下胡哥,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凌雲也有這個財力。
而唐人,大機率也不會放出兩個屁來。
至於狠人大帝,關凌最先排除的就是章子義。瘦不拉幾,完全沒有大帝那種橫斷萬古的氣勢。說句不好聽的,張雨奇都比她合適。
雖然在《一代宗師》裡的宮二,那份深入骨髓的孤絕、狠戾、偏執以及驚鴻一瞥的脆弱,早已證明她有能力詮釋“不為成仙,只為在紅塵中等你歸來”的萬古執念。
但是她沒有那種沉澱下來的瘋魔感和掌控力,很難成為飾演這位獨斷萬古女帝的不二人選。
這個角色,關凌還是想著用範兵兵來出演最好,畢竟昨天兵兵做了很多兵兵該做的事。
而且也恰好合適。
姬紫月這個角色的角色特質很好選,“她眼裡有光,不是少女的天真,是歷經紅塵後依然保持的那份靈動慧黠,是洞悉世情卻不世故的‘仙氣’。姬紫月古靈精怪的外表下,是姬家天才的驕傲和通透。”這個雖然沒有定下,但是屬於是拿來就用的角色。
至於安妙依。
關凌更是有自己的想法,“安妙依空靈若仙,但終究少了點姬紫月身上那份源於血脈和閱歷的‘紅塵仙氣’。”2013年的冷巴,足以達成這個角色。
李小曼這個角色,關凌給了劉思思。
這個帶著悲劇色彩的角色需要極大的反差。
前期是清冷完美的校園女神,後期被鱷祖附體,異化為蛇妖,經歷身心破碎的巨大轉變。
劉思思此前憑藉《步步驚心》馬爾泰·若曦的清冷、堅韌形象深入人心,擁有龐大的觀眾基礎和極高的新生代收視號召力。
關凌看中的是她身上那份“易碎感”和未被完全開發的“暗黑”潛力,認為她能將李小曼從雲端跌落深淵、掙扎沉淪的痛苦與扭曲演繹得極具衝擊力。
而目前,她雖然盲人這個角色演得不錯,但仍然急需一個突破“玉女”框架的轉型角色。
這次恰好是個機會。
龐博這個角色在網路上引發了不小的討論。
一開始最先進入關凌腦海中的就是喬山。
但當網友聊起來黃博在《鬥牛》、《瘋狂的賽車》中那種市井小人物的狡黠、幽默、重情重義,以及在《殺生》中展現出的爆發力和複雜性被放在一起時,
關凌自己都笑了,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雖然黃博矮了點,但是倒也是不二人員。
“龐博前期是葉凡的死黨,帶點痞氣,講義氣,是團隊的潤滑劑。後期身世揭開,融合妖神血脈,那種市井氣包裹下的洪荒兇魂和共主氣度的巨大反差,黃博是絕對能演活的。”
就有點《封神》的感覺了。
而且他的的‘痞’是刻在骨子裡的,他的‘魂’也能撐起洪荒。這麼大的電影,黃博作為國民度與演技口碑雙雙登頂的影帝來配角支援一下自家電影,肯定沒有任何問題。。
這份名單出爐之後,是絕密的。
在暴雨初歇的傍晚,精準地投送到了幾位演員手中。
引發的,是截然不同卻同樣強烈的震動。
收到訊息的人,每一個的表現都大概相同。
整個人僵在原地,瞳孔劇烈收縮成針尖大小,嘴唇顫抖著卻發不出聲音。
手中的茶杯“啪“地摔碎在地,滾燙的茶水濺到褲腿上卻渾然不覺。
太陽穴突突直跳,耳膜裡全是血液奔湧的轟鳴聲。
想大笑卻變成了一聲哽咽的抽氣,胸口劇烈起伏著,彷彿有千萬只蝴蝶要從喉嚨裡飛出來。
所有理智都被這突如其來的狂喜擊得粉碎,只剩下一個念頭在腦海裡瘋狂盤旋——這是真的嗎?這怎麼可能?
怎麼會是我?被定角的演員,沸騰了。
而未被定下的演員,眼紅的不像樣!“為什麼不選我?”之類的話,在演員群裡面也是不斷出現。
卻迎來了別人的貼臉輸出。
“不選你自然是因為你不行?不服氣啊?跟關導的電影票房說去吧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