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源開口說道:“張謀導演,我覺得《英雄》的劇本有點小問題,從海外發行的角度上,我建議做一點小調整。”
“必須調整嗎?我覺得劇本已經很完美了。”果然,張謀導演的第一反應就是堅持。
“必須!”林源的態度也很堅決。
張謀導演愣了一下,他沒想到眼前這個年輕人,一旦進入了工作狀態,和自己一樣固執。
“那你說說,哪兒需要調整?畢竟我是導演,最終要不要改,還是我來決定。”
“老外沒有我們這種觀念。一個為了宏大理想犧牲一切的故事,在國外很容易被抵制,這是電影的重大風險。”
這話半假半真,《英雄》並沒有引起這方面的爭議而被抵制。
但是以自.you.口號為基石的歐美,確實也不喜歡這種犧牲個人,成就集體的故事。
林源拿這個嚇唬張謀導演,是利用他對海外市場不熟的資訊差,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而張謀導演非常看重《英雄》的出海,指望憑藉這部電影拿到奧斯卡獎,因此他不得不慎重考慮林源的預警。
張謀導演的第一感覺就是:林源說的有道理,我輸出的為了天下,個人應該犧牲自己的理念,好像確實和歐美主流.思想衝突。
要是真的在海外被抵制了怎麼辦?“那怎麼辦?這個就算你說的有道理,我也改不了啊。要改就只能整個劇本推翻了,那也是不可能的。”張謀導演有點著急了。
“我們稍微調整一下劇本就好了。”
“你說!”
“這是我之前做的修改方案,你看看是否可行。”
林源遞出了一份自己的劇本修改意見,這是他來之前就準備好的。
簡單來說,《英雄》的劇本修改方案,難度不是很大,而是近乎無解。
如果按照劇本原來的做法,把秦王詮釋成一個為了和.平而戰的仁君,那麼一定會被狂噴。
可如果把秦王塑造成一個暴君,那麼無名就不可能被折服,放棄刺殺他。
怎麼選都走不通。
但林源明白,上述死結只是表象,真正的原因其實在於:
《英雄》這部電影中,無名作為主角折騰了一圈,什麼也沒改變,只是輸出了導演的觀念。
觀眾會覺得,你為了刺秦準備了那麼多,死了那麼多人,然後對方巴拉巴拉幾句,你就動搖放棄了?早幹什麼去了?費了這麼大勁,就是為了讓人說.教,點破你的?
這會讓觀眾非常不爽,而只要你讓觀眾不爽了,無論你的邏輯多麼嚴絲合縫,也都會被挑骨頭。
過多的談天下,理想,觀念輸出。不關注角色的需求,也不關注觀眾的情感。
自然會招來很大一部分觀眾的牴觸。
而林源給出方案的核心其實只有一條:無名不要被說服,他雖然理解天下蒼生的概念,但是那是你們大人物的事。
我作為一名被傷害的小人物,我只做我想做,只做我認為應該做的事。
哪怕你胸懷天下,但那是你的理想,與我無關!我們都沒有錯,但是我們的道不同,所以只能用手中劍來決定前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