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林源一點躺著等風來的想法都沒有,想要成為乘風者,就要學會自己製造風。
他想在李小龍已逝,辰龍逐漸老去的時代,成為新一代的世界動作巨星,必須抓住一切機會絕不容退縮。
“叔叔,我感激你的關心。可人生難得幾回搏,你幫幫我吧!”林源的態度十分堅定。
“好吧,導演答應讓你試試看了,但後果要你自己承擔。”範·迪塞爾掏出一份協議,遞到林源面前。
《風險自負承諾書》上詳細寫明瞭,接下來的一場高危戲是林源自己要求的。如果有意外發生,劇組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林源翻著看了幾頁,就簽上自己的名字,然後交回到範·迪塞爾的手中。
“好吧,我帶你去見導演,祝你好運。”
兩人起身走進片場,來到導演面前。
“我們的帥小夥來了,你真的想好了嗎?”光頭導演打招呼道。
導演兼製片人羅伯·科恩,他指導過傳記電影《李小龍傳》,對中國的動作明星一貫頗有好感,這也是他願意給林源一個機會的原因。
《速度與激情》是一部主打飆車戲的電影,四分之一英里賽道上電光石火的對決,讓人腎上腺素和多巴胺狂飆。
科恩導演對自己拍的飆車戲十分有信心,但是兩場飛車黨劫持運貨卡車的動作戲,相比之下就顯得太過簡陋。
原本科恩導演準備將就一下就算了,可是劇組中這位跑龍套的華裔小子,居然提出了一個驚人的拍攝計劃。
如果他的設想能實現,那麼這部電影的看點和宣傳時的噱頭,又會加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只是,這個計劃也太危險了吧?光看文字就能讓人驚出一身冷汗。
也許要巔峰時期的辰龍才能完成這樣的戲,他真的能行嗎?“是的,導演。我已經想好了。”林源點頭道。
“好,那我就期待你創造奇蹟。你做一下準備,下一場就拍你這段戲。”
林源點點頭,走到一旁開始做熱身運動,腦海中再次重溫本次拍攝的動作細節。
《速度與激情》開場有一段:飛車黨老大帶領三輛跑車,去劫持一輛大卡車的戲。
原本設計是飛車黨成員乘坐跑車,繞到大卡車前方,跳進駕駛室直接搶車。
這樣拍確實不是很出彩,林源給出的方案主要有兩點改變。
第一點是,他扮演的飛車黨成員,從車尾跳上大卡車,順著顛簸搖晃的車廂一路攀爬到駕駛室。
這樣動作更驚險,不像原本那樣一跳就完事了,可看點顯著增強。
第二點改動則更加瘋狂,不使用棚內綠幕拍攝加後期製作的模式,而是直接實景長鏡頭拍攝,一刀不剪一氣呵成。
林源的這個方案,如果能夠順利實現,絕對是本片中最大的看點之一。
雖然是特效已經成熟的時代,但是後期製作出來的效果,在鏡頭經費等諸多限制下,還是會比實拍差一些。
只是願意搏命的動作演員,現在已經絕跡了,因為實在是太苦太危險了。
這場戲要是有任何意外,林源最好的結局也是餘生癱在病床上。
可這又怎麼樣呢?上輩子又不是沒癱瘓過。
比起庸庸碌碌的過一生,林源情願像煙花一樣瞬間的燦爛。
此時,林源冷靜的注視著視網膜上一段金色的文字:
【本場動作戲危險程度d,宿主成功率:50%。】
【完成該難度動作戲,將獲得1點屬性獎勵。】
新書求收藏,求追讀。
萬分感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