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無論我長得有多美,都不配得到別人的愛。愛不應該是包治百病的萬靈藥,彷彿任何事套上了愛的名義,就應當不顧一切,變得理所應當了。”
她的內心並不像外表一樣柔弱,相反她是一個極度自信,有主見的人。
林源笑著點點頭:我家天仙三觀就是正,滿滿正能量的少女!
“這本書還有一個地方讓我很不舒服,雖然與愛情無關。”劉語菲說道。
“什麼?”林源問道。
“毛姆在這本書中越是把中國描繪為田園牧歌的‘原生態生活’,就越讓我感到了白人世界的傲慢。這讓我發自心底的不舒服。
不知道我這麼說,你能不能明白我的意思。”劉語菲擔心的說道。
林源當然明白了。
《面紗》的故事發生在中國舊社會,原著和後來的改編電影中,都有大量關於舊中國民間風俗風貌的描寫。
作者的字裡行間中,都表達了對這些東方元素的強烈喜愛,將中國寫成了一個烏托邦。
很多國人都知道一個現象:老外對中國古代的東西很感興趣,比如我們的傳統建築,傳統服飾,民間風俗……
越古老的,越原生態的他們就越喜歡。
按道理說,這應該是好事啊,洋大人喜歡我們的傳統文化不值得開心嗎?
可為什麼很多國人會隱隱的感到不舒服呢?其實這涉及到一個很本質的問題:歐美國家喜歡古典的東方,到底喜歡的是什麼?作為華裔的林源,東西方文化認知差異,在他身上是不存在的。
所以他能很準確的回答這個問題:歐美國家喜歡的,是他們腦補出來的那個世外桃源般的東方。
你最好永遠出門坐轎子,別坐汽車。
你最好去河邊用木棒敲打著洗衣服,別用什麼洗衣機。
你最好夏天熱了別用空調電扇,搖搖傳統手工扇子多好啊。
他們希望我們永遠過著古老的生活,承載他們對於世外桃源的幻想。
至於我們是不是也想過的好一些,同樣過上現代化的生活,他們是不在乎的,甚至持反對態度的。
這一切的本質,是獵奇心理。
和我們看到非洲部落裡,原始人那種原生態生活的感受是一樣的,感到獵奇有趣罷了。
你說喜歡這是不是喜歡你的文化呢?也不能說不是真心喜歡,但就是帶著傲慢的俯視,讓人很不舒服。
這一點,林源在拍攝《臥虎藏龍》時,也是深有體會的。
你拍出來的中國越古老,人民生活越落後,老外就覺得越感興趣。
如果你拍攝一個現代化的富強中國,老外非但不愛看,還要罵我們破壞了傳統生活的寧靜,丟失了自己的文化傳統。
還要再加上一句:太不環保了!這種來自於白人文明,居高臨下的傲慢一直廣泛存在。
林源在好萊塢被歧視被排斥,也只是其中的一種表現罷了。
其實林源很詫異,劉語菲居然能敏銳的意識到這一點。
畢竟她歲數不大,真的可以說是長了一顆玲瓏心,什麼事都看得比同齡人更透徹。
“我當然明白你的意思。我們也會有這麼看他們的一天。”
“真的嗎?”
“嗯!相信我,所以我們事業的根,將來一定要在國內。”
作為一名重生者,林源當然知道2024年再看老美時,真是覺得各種魔幻,賽博朋克味十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