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格莫夫·弗伊格特。”在打了一個電話之後,小胡幹事看著手機上傳輸過來的資料,微微皺眉:“這可是一個麻煩人物。”
“麻煩人物……”向山有些奇怪:“怎麼個麻煩法?”
小胡幹事點了點頭:“嗯……鑑於你和這位弗伊格特先生以後說不定要長期接觸,所以就先跟你說一下好了——這位約格莫夫·弗伊格特,是‘開放獲取運動’的支持者……”
“哦!”向山突然一擊掌:“有點印象。約格莫夫教授……看上去比想象中年輕一點啊。”
小胡幹事很奇怪,帶著幾分警惕問道:“你認識這個人?”
“見過名字。”向山道:“在開放獲取的文獻庫裡掃到過相關內容。”
小胡幹事點了點頭,可還是有點疑惑:“這傢伙是遺傳學領域的專家。和你八竿子打不著吧?”
“隨便瞟一眼的時候見到了這個名字,有點印象。而且我的導師有和生物學的跨學科專案,所以會去生物學領域的論文庫查詢資料。”向山不好意思說,他是因為這名字和自己玩過的某遊戲boss同名,所以才印象深刻的。
小胡幹事點了點頭“這倒確實。這傢伙真的蠻了不得,二十出頭就拿了博士學位和教職,蛋白質組學領域的著名人物。從專業角度來說,確實是最適合來這裡的學者。合眾國的技術部門因此而推薦了他。”
“但是,等nsa把他帶到這裡的時候,fbi才提交緊急報告,說他們早就懷疑約格莫夫·弗伊格特教授是開放獲取運動的極端派支持者……”
向山有些疑惑:“開放獲取運動是好事吧?”
開放獲取運動是九十年代初由歐美學界掀起的一項運動,旨在讓科學擺脫版權與出版商的控制。
眾所周知,評價一篇論文“好不好”,基本就看“影響因子”。要討論影響因子,首先要提到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 科學引文索引)。sci是目前引文索引作為一種相對客觀公正、比較權威的評價方式,可以用於評語論文或者期刊的學術價值。
如果評價單篇的論文,就看這論文的被引用次數。
如評價某一期刊,則計算該刊物某一年中前兩年發表論文在統計當年被引用的總次數c,在過去兩年內發表的論文總數為p,則影響因子if=c/p。影響因子越大,則說明期刊價值越高。
但問題在於,這兩種方法雖然稱得上“客觀”,可這種“客觀標準”,本身就是有利於期刊的出版商的。
它實質上是一個簡單粗暴的廣告。
甚至這種“評價體系”本身,就包括在一家公司的“智慧財產權”與“業務”當中。
學界也一直在尋找更為有力、更為公正的評價體系。
在向山這樣的學者看來,這可以說是一個偉大的嘗試。
“問題不在這裡。”小胡幹事搖搖頭:“fbi指控他與駭客組織有聯絡,並涉嫌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竊取大學資料庫裡的付費資料,並將之上傳至網上——只不過他們還沒有證據。”
“嚯,打土豪分論文,義士……啊不,革命者啊。”向山頗為讚許的點了點頭:“了不得。”
小胡幹事頗為警惕:“向同志,你這話……”
“放心,我只是稱讚這種義舉,本身不會去做。”向山攤攤手:“我也不是傻子。只有和平,才有發展。”
“這些極端派就是自稱‘網路時代的游擊隊’,唯恐天下不亂。”小胡幹事嚴肅的說道。
“話說合眾國為什麼還把他派過來?”向山有些疑惑:“如果他真的是個極端派,只怕扭頭就會把這個園區內的秘密上傳到網上,讓全世界所有人都知道。”
“fbi先前只是將他列為懷疑物件。”小胡幹事道:“他們還沒上報呢,人就被拉來了。總之,這個人還是個校園內的意見領袖,據說與環保組織也有聯絡,是個不安定分子。”
向山點了點頭:“我說怎麼那麼大火氣,原來我在外面寫寫畫畫,不像是記錄靈感的樣子,所以被他當成了間諜一類的人物。這種人必然深恨‘壟斷資訊’這種行為,所以忍不住刺了兩句。”
想到這裡,向山心中那一點點不爽也消失了。反正他也沒吃什麼實質上的虧,反而讓對方誤會他的身份,開了個不大不小的玩笑。
“唉。這位弗伊格特教授的水平呢,我們確實要重視。但是他的行為,我們不能完全贊同啊。”
小胡幹事又囑咐了向山幾句關於“紀律”的話,就匆匆離去。
看起來現下政務工作還確實不少。只有學者比較清閒。
向山在房裡吹了會空調,看了會書。想起現在是吃晚飯的時候了,便動身前往食堂。
食堂也是新蓋的屋子,建材模組全都是從海外直接運送而來,並在一日之內完成搭建。內裡的食物由合眾國軍方供應,提供烤雞、肉排、土豆泥、豆子湯、麵條、薯條、果凍,並且二十四小時提供咖啡、果汁與麵包。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