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造拖拉機,你去造火箭?

第88章 選拔

但是在瓊州和全球的航天人們,正在一刻不停的工作,希望透過各種手段增大成功率。naca提出他們有一名出艙經驗豐富的航天員正在島國休假,可以在3個小時內趕往瓊州,一起執行救援任務。

航天局以那名航天員脫離訓練不夠專業為由拒絕,並表示華國有進行過太空行走的航天員即將飛抵瓊州,而且說明艙外航天服也不合適,我們自己來就行。

艙外航天服現在華國共有四件,一件是作為儲備的“飛天”航天服,也就是第一次太空行走用的那套,然後就是三件新遠定製的艙外航天服。

經過簡單研討後航天局和新遠工程師都認為使用三件新艙外航天服最好,而且尺寸也不是問題,三個專業航天員都是飛行員出身,選拔的身高就在差不多的範圍,都可以穿的上。

為了節省時間,四名航天員沒有乘坐客機,因為客機單是從京城飛到瓊州就要四個小時,實在是太費時間。

空軍特批了三架雙座版的j11bs戰鬥機,讓航天員坐在後座,飛過去能節省一半以上的時間。

各方的準備物資都在向瓊州匯聚,林炬也在飛機上和系統工程師們開會研究。

安德羅夫就在機艙的地板上畫圖,郭申則按照拜科努爾提供的資料一點點標註引數,飛行了一個多小時後,終於給出了他們認為最可行的方案。

“我們在12點22分發射,剛好能追趕上tma-17m,然後用靠近,航天員出艙操作機械手鉤住聯盟飛船,讓其從自旋狀態脫離,然後再讓三名航天員順著機械手爬進來,進入剛好剩下的三個座位。

整個過程耗時不會超過90分鐘,也是在最接近近地軌道的地方實施,時間充足軌跡穩定,而且新遠二號的二級火箭富餘燃料很多,可以不斷調整。”

郭申大致寫出任務流程,和各國專家討論的差不多,都是當前情況下的最優解。

安德羅夫:“最耗時的部分一是接近tma-17m並調整軌道伴飛,二是航天員的轉移,這兩個部分最耗時也最危險,而且我們要考慮到聯盟飛船返回艙艙門卡死的可能性,需要考慮機械臂暴力拆解。”

郭申:“不論如何,不能讓他們待在tma-17m裡面返回地球,那個返回艙不能再用了。”

林炬完全相信自己系統工程師的判斷,隨後透過軍機上的衛通天線直連拜科努爾,將他們的方案全部說出。

這是各國航天機構第一次接觸到新遠宇航動力的掌門人和首席設計師,還是報以了很大的尊重,同時也對方案表示了基本贊成。

方案中接近tma-17m的環節可以透過各國衛星-地面監測系統的精確控制,問題不大,主要還是航天員的轉移環節。

聯盟飛船裡的三名航天員可都是穿的艙內航天服,能短時間艙外活動,但時間很短,停留越久越危險,況且其中兩個還沒有太空行走經驗。

但此時與地面保持聯絡的tma-17m飛船內,原本絕望的情緒已經隨著團結號的發射在即而被迅速沖淡。

一同聽完整個救援方案後,奧列格·科諾年科立即表示了自己的能力:

“請華國的達瓦里希放心,我們會配合好救援工作,而且我在7年前就上過太空,知道艙外該怎麼樣,林德格倫和有井圭美我會帶著他們,絕對不會給你們造成困擾。”

林德格倫彷彿是劫後餘生,心悸地拍著厚重的航天服:

“我就知道,我就知道太空梭總是最可靠的,都怪那些鼠目寸光的參議員們,即使奮進號和亞特蘭蒂斯號還有一架在待命,也能輕而易舉把我們坐的整艘飛船裝進去帶回地球!還有伱,有井,別再唱那該死的招核維新歌了,華國人知道了會把你從太空中扔下去的。”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