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南開自然沒資格進去,在酒店足足等了三天,第二天深夜才見到了滿臉喜色的林炬。林炬很高興,有多高興?
先是在第一排參加授勳儀式,然後被點名表揚,負責授勳的領導給了個“模範企業家”的稱號,然後還有機會面談。
和真正的話事人交談的結果就是不一樣,林炬的所有希望:大規模參與國家航天工程、nape和a100核推進技術研究、國際商業合作支援等等全部談攏,簡單直白,幾分鐘就敲定一件事,不需要任何手續。
雖然只是定下基調,但是上面點了頭,這事兒就一定能辦成,只是具體安排需要商討而已。
即使幾天時間交流的時間也不超過三個小時,林炬還是收穫巨大,為新遠破除了一切阻力,還破例去喝了酒。
回到酒店,林炬將兩名系統工程師一級程南開和他的兩個助手召集在一起,將核推進研究甩了出來,然後就看到了程南開迷茫的眼神。
後者看著“鈉冷快中子反應堆”“等離子約束”等字樣,雖然能看懂,但是光想想那個工程量就心生絕望。
他不是波爾、海森堡,也不是愛因斯坦、奧本海默,憑什麼林炬認為他能在36個月內搞定這些個恐怖的玩意兒?林炬最後欣賞了他和兩個助手作為平凡人類的時光,然後果斷使用升級卡。
1分鐘後,系統研究院裡b+級核物理/高能物理科學家+1,b級核物理工程師+2。
“現在呢?”
程南開感受著從未如此清明的大腦,只感覺過去的自己蠢笨的像頭瞎了眼睛的豬。
“在有完整技術資料的情況下,我需要第一筆80億元的投資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和前期準備,整個計劃預計消耗資金在200到300億左右,c+級人員不少於100名,並且需要整個研究院的全力支援!”
看著自信滿滿的程南開和兩個年輕卻身為b級的助手,林炬非常滿意,痛快的答應了他的要求。
錢嘛,四年時間怎麼也湊足了,沒有就去貸款,憑他這張臉從四大銀行弄個一兩千億應該問題不大,大不了厚著臉皮去找領導抱大腿。
在林炬將下一階段任務安排好的時候,國際上也傳來了好訊息。
經過naca與國會議員的鬥智鬥勇、林德格倫到處遊行控訴、馬一龍資金支援,國會同時透過了兩個決議:1.開始支援自家企業載人飛船專案,目標在兩年內使用阿美飛船取代露西亞“聯盟系列”執行載人任務,naca的預算再度增加,以加速扭轉在太空競爭中的不利局面。
2.國際空間站iss將把更多發射任務開放給私人航天公司以提高效率,其中包括華國企業,但必須是百分百無官方背景的私人企業,他們將排除在沃爾夫條款之外,不過需要進行特別稽核。
同時,naca的iss負責人蒙塔爾宣佈:原計劃9月2日向國際空間站再運送三名航天員的計劃將延後,可能考慮使用聯盟飛船以外的航天器執行任務;
聯盟tma-17m事故調查小組將為此次任務中的六名航天員全部頒發特別紀念獎章,發放一筆不菲的獎金。
同時將為本次團結號救援任務支付包括火箭發射、太空梭使用、三名航天員出艙活動、配套人員服務等共支付2億美元營救費用。
這筆錢由iss各成員國一起出,但佔比不同,其中露西亞出的最多,阿美和島國次之,其他成員國再意思意思就過去了。
林炬本來不想收救援費用的,但航天局建議他收下,現在已經不需要靠金錢給予輿論壓力了,況且緊急發射任務和一般發射不同,2億美元這個數字不但合理,甚至都有些便宜了。
但他對錢並不是很看重,倒是很關注原定9月份的國際空間載人發射任務。
原本的聯盟tma-18m飛船不太可能用上了,那麼還能承接任務的也就只有老馬的龍飛船和新遠的h1太空梭。
現在,就是搶訂單的時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