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之前其實對這個口出狂言的拖拉機廠印象不佳,只是完成任務過來走個過場而已。誰知道這才多久,真的就造出火箭來了?貨真價實的火箭往這兒一擺,想不服都不行。
當天省市的領導聽到拖拉機廠真給火箭造出來了,一個個都驚地差點跳起來了。
航天在傳統印象裡一直是個高大上的行業,似乎只有國家級別才能搞定,誰都沒聽說過私人能搞航天。
第二天大大小小的領導就往拖拉機廠跑,紛紛要見識一下民營企業的火箭什麼樣。
原本最先來祝賀的萬叔和鎮領導還沒看一個小時,就不得不挨個陪同越來越高的上級。
晚上的時候省臺就用了好幾分鐘的時間來報道新遠一號,還有各大領導跑來視察的影響。
地方領導對火箭最後能不能成功發射看的不重,畢竟這本就是華國民營航天的第一次嘗試,能造出來就很了不起了。
報道都是誇獎,尤其是聽說發動機先進,更是狠狠地吹捧一番。
而在網路上,當下幾個影片平臺還未沒落,新遠一號總裝下線的影片也是四處傳播。
在某視和某酷的網站裡,火箭和正在熱播的網劇一起衝上了熱門排行,證明了關注航天的人還是不少的。
林炬對部落格上的公知大v已經厭煩,乾脆不管不顧,轉而在影片平臺看看反應如何。
點開某視站內熱度最高的火箭總裝影片,下面已經有了幾千個評論。
“不是吧,我還以為說說而已,拖拉機廠這是來真的?”
“發動機試車都放出來了,箭體不是更簡單?而且說白了這火箭也就是長征一號的水平,根本不值得太關注。”
“民營航天也太逆天了吧,一個多月就造出火箭,比航天局都快。”
“光看外表有什麼用,能飛起來不炸才是王道,阿美私人航天都沒成功幾個好不好。”
“這個120噸級發動機和yf100好像,幾乎一模一樣,而且合影還有六院的人,不會是航天局下轄的公司吧?”
相比部落格,這裡的評論要正常的多,沒有那麼強攻擊性。
連續刷了幾個影片平臺,林炬才響起這個時代的貼吧論壇還沒沒落,各種大神還在乾貨滿滿,對於新遠一號一定有不小熱度,於是登入了貼吧看航天板塊的訊息。
令他驚訝的是整個航天版居然基本都在討論新遠一號,不過這時候貼吧可是牛人遍地,很多都是實打實的技術貼,分析新遠一號的技術引數和發動機等,有些專業程度還極高。
原因其實很簡單,這幾年長五還沒成功,華國最大的火箭就是長三乙,延續十幾年的老火箭大家早就看膩了,空間站也只有簡單的一兩個艙室,可供討論的內容實在不多。
突然冒出來的民營航天幾乎立刻引起了貼吧的關注,實際上從k120發動機試車開始就不斷有熱度,只是之前林炬一直沒注意而已。
林炬突然玩心大起,也發了個帖子。
“我是拖拉機廠門衛王二狗,小道訊息8月26日新遠一號就會在如下地址發射,想要現場觀看的速來,導流槽雅座還有三個。
地址:新遠鎮老劉村……”
……
“慢點慢點,我說司機開慢點,這顛壞了怎麼辦,感測器精貴著呢。”
“老周伱擔心個屁,這衛星上天的時候火箭的過載和震動不比現在強?這幾下就不行了那還能安全上天?”
坐在公路上的衛星運輸車裡,童培強和周瑞看著被固定好的衛星,一路上不停拌嘴。
“哎呀,時間還是太緊了,要是時間長點從航天局協調兩面太陽能電池,做到5年都有把握,50天這也太短了。”
“差不多行了,這400公斤一半是電池,只有65公斤是輻射探測器,剩下的位置都給攝像機和一個種子艙室了,50天弄完實驗綽綽有餘。
這次上天,怎麼不也得刷個20篇sci?咱們學校升格就靠它啦!”
衛星包裹在專用的運輸箱裡,但兩人手卻時不時搭在上面,一刻都捨不得離開。
這顆衛星已經被正式命名為南新一號,與火箭總裝幾乎同時下線,然後就立刻啟運。
發射場地已經選好,就在新遠鎮的一處平原。
這裡發射,起飛後途經的都是人煙稀少的山區和森林,最後落區在南洋,將墜毀的風險控制在最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