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造拖拉機,你去造火箭?

第34章 影響

林炬一顫,隨即嚴肅地批評了他的不健康想法。“跟客戶說好了是新火箭怎麼能改,況且這也才回收一次,萬一下次就出問題了怎麼辦?”

雖然他確實很心動,但這種事不道德,首次商業訂單給人用二手火箭說出去也不好。

“那,我問問安德羅夫總師能不能把新遠一號丙的一級也改成可回收的?這樣也不虧。”

“這……你去問問安德羅夫?”

“是!”

……

新遠一號乙火箭回收創造了歷史,但這個影響有多大?大到私人航天界馬上就翻天了!有更多的風投來找林炬了,而且這次態度極其堅定,比上次還要火爆。

因為可重複使用火箭代表著一件事:私人航天,真的能賺到錢!

天可憐見,航天雖然是高科技,但一向都不存在完全能盈利的說法,都是靠衍生技術間接創造利潤,無法直接就獲得高回報。

但如果可重複使用火箭成功,隨著發射單價的腰斬會挖掘出一大批客戶,大大拓寬航天市場,而且真的能實現持續盈利。

林炬如何應對投資人暫且不論,影響反正已經擴散到阿美了。

老馬的空叉在股市持續被人看好,股價已經有了高漲的趨勢,畢竟獵鷹9和新遠一號乙路線相同,說不得過不了多久就會成功呢?

其餘阿美的幾個私人航天連夜趕ppt,表示自己也有火箭回收開發計劃,雖然看起來各不相同,但本源路線依然是垂直回收那一套。

投資人還就吃這一套,以前你說要搞火箭回收,他們會痛罵一頓並認為你是要放煙花。

現在只要拿著ppt去給投資人看一眼,隨便就給幾百萬美元進來試試水,就跟當年網際網路時代興起一樣,只要有創意,就有大筆投資甩過來。

林炬的一次回收,直接讓尚處於萌芽時期的私人航天市場開始逐漸熱鬧起來。

國內原本還要幾年才會陸續成立的私人航天公司,現在已經在準備材料註冊商標,也準備改ppt去找投資人了。

而在本國的航天局,原本平靜而連續的環境也如被扔了快燒紅的鐵塊一樣翻滾起來。

因為此時的航天局也處於關鍵時期:以長征五號為代表的大火箭研製即將進入尾聲,yf100為基礎的長征六號、長征七號、長征八號三兄弟也在臨盆邊緣,接下來的幾年將極大擴充航天家族譜系。

因為這些新型火箭,月面探測和火星探測工程啟動,新一代載人航天飛船進入測試,新一代大型空間站也在規劃中。

再往後一些,就是超重型火箭長征九號與目前還只有代號921的新一代載人火箭,以兩者為基礎載人探索月球和火星。

在廉價和可重複進入太空領域,重任則寄託在尚未完全立項、但已基本確定的“騰雲”工程上。

書海學友的月票!

求推薦票~。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