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就這麼讓人上去溜一圈,還要捱罵,就收三千萬美刀,兩個多億?”
林炬想了想,發射h1的新遠二號預計成本是4800萬一發,h1製造成本是2億出頭,加起來算整個任務成本2.5億,但只需要帶一個人,就能收回全部成本?安德羅夫還繼續煽風點火:“h1太空梭的底部是有對介面的,依照我們已經掌握的技術,完全可以製造一個長期在軌執行的艙段,最大直徑5米,空重15噸左右,內部容積可以做到70到80立方米,專供旅遊觀光使用。
因為不搭載科研設施,成本在3000萬左右,在這樣的艙室裡待7天,再多收2000萬美刀不過分吧?”
5000萬美刀,上太空還大空間暢享7日遊,貴嗎?一點都不貴!
要知道現在通貨膨脹可不比十多年前,反而算得上很有價效比了。
如果一次送兩個富豪,光是運費就收7個億,一次性收回所有成本還能再賺兩架h1!
林炬深吸一口氣,顫抖著摸索到手機撥通蔡遠發的電話:“蔡叔,之前是不是除了投資機構還有一些個人投資人找我們要投資?
好,你把提供資金超過2000萬美刀的個人都給我列出來,幫我問一問,太空7日遊來不來?”
……
“空叉想和我交換股份?10億美刀融資和10%股權,還請我去做ceo?老馬瘋了吧,不去不去。”
林炬結束通話電話,朝著手機“呸”了一口。
剛剛蔡遠發告訴他老馬居然主動聯絡,想用空叉的股份和資金換取交叉持股以及林炬兼任空叉ceo。
這是要空手套白狼啊!老馬的狼子野心也不收斂一下,這也太離譜了。
不過除了老馬,企鵝和阿狸兩個巨頭也多次表示了投資意向,但他們對火箭並不是非常感興趣,只是巨頭企業習慣性地東插一腳西插一腳,搞網際網路的都這樣。
林炬倒是真的想從兩馬那裡掏出錢來,那就是忽悠兩個人上太空旅遊,不過ppt還沒做好,得暫緩幾天。
這幾天裡他還和唐偉天教授透過電話,知道了航天局的大拐彎,不禁感慨良多。
前世等老馬的獵鷹9不斷回收成功,後面的長征系列火箭都完全結束了開發,沒有了修改的必要,航天局就只研究後面的兩型超級火箭怎麼複用。
而現在幾個專案都還未成熟,還能再做修改,航天局以極高效率掉頭往可重複使用這條路上狂奔。
至於他們能不能成功?林炬覺得以華國的國力肯定行。
畢竟可重複使用火箭本身也不是隻有開掛才能行,只是沒有控制系統開掛,會不會像老馬一樣狂炸就不好說了。
而且華國航天還有個特點就是產能不高,通常一枚火箭排班生產都是一年時間,最多兩三枚,要炸多久還很難說。
當然航天局會不會提出前世繩網回收、芯級助推器整體回收這樣奇奇怪怪的路線也難講,萬一其他路走得通呢?
不管怎麼說,華國航天反正已經是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估計往後的火箭構型都會有不小的變化。
現在的當務之急是賺錢,忽悠凱子坐太空梭。
10月14日,新遠一號乙的一級火箭又被拉到了發射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