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造拖拉機,你去造火箭?

第35章 採訪

林炬:“謝謝,我準備好了。”記者:“您曾經在阿美留學一年,請問你創辦航天公司的原因也與此有關嗎?”

林炬:“這是我從小就有的夢想,最開始是想當宇航員,等我長大到了阿美髮現個人也能進軍航天,再加上國內開放了航天市場,我才最終確定如此。”

記者:“我們注意到新遠宇航的技術層次很高,屢屢創造奇蹟,併成為全世界首個完成火箭一級垂直回收的企業,請問您對此有什麼看法呢?”

林炬:“我不是航天專家,但我用我的信念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夥伴,他們很多都是出國在航天領域工作過的傑出人才,我們為共同的理想回到祖國。

並且華國有龐大的人才儲備,讓我們組建了充滿活力的技術團隊,這才能保持不斷創新。”

記者:“新遠宇航在三個月內先後實現了國內私人航天第一枚入軌火箭、第一次火箭的成功回收,這都是之前被認為不可能的專案,這是否意味著新遠宇航的其餘大型計劃都有實現的可能?”

林炬:“作ppt……科研我們是認真的,包括遠期的月球、火星計劃都是存在且經過嚴密論證後的,而且在這裡我可以透露一個小秘密。”

記者:“哦?是什麼樣的小秘密呢?”

林炬:“新遠宇航動力下一步的方向是載人航天計劃,我們的全新型載人航天器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並且將在7到9個月內首飛。

目前已經有三名航天員開始了訓練,包括兩名非專業的科研人士。”

記者:“……”

“林先生,這是真的嗎?”

記者顯然不太相信,暗示林炬如果是在吹牛的話她就讓人剪輯掉,畢竟是要上央視的。

林炬:“確定以及肯定,這確實是我們的下一步計劃。”

……

“……新遠宇航動力下一步的方向是載人航天……”

新聞播出了林炬的採訪,畫面中的林炬年輕且自信,說話時已經讓人有種不由相信的感覺。

這種感覺源於新遠的多次成功,也來自其他人連續兩次被震撼的基礎,已經擁有哄騙投資人的能力了。

但航天局的大佬不是來看這些的,他隨手關掉電視,重新看向長桌兩旁坐著的眾人。

他的視線到哪裡,哪裡的人都低下頭,明明都是頭髮花白的老人,此時卻都像做錯了事的孩子一樣。

“說話呀,論技術大家都不比我差,從你們的角度說說吧。為什麼我們論證的結果是死路一條,人家一下子就走通啦?

不是要怪罪誰,也不是找人負責,我們就好好再討論一下火箭回收技術!”

桌子被敲地邦邦響,眾人只得一一發言,尤其是之前力主火箭回收不可能的人,也只能硬著頭皮重新一點點推翻自己的觀點。

可重複使用火箭的好處是明擺著的,既然能夠實現,那航天局沒理由不跟進。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