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造拖拉機,你去造火箭?

第55章 這個餅又香又大

不僅是直接讓六院發狂,220噸級甲烷發動機試車成功成功引起了全場騷亂,就連最上方的上級都問旁邊頭髮花白的總師:“這個220噸級發動機不是比我們的yf480落後嗎?”

“我們的要四個噴口,他們只要一個噴口,單燃燒室推力是我們的兩倍。”

“那我們能做得出來嗎?”

“這……需要經費支援,而且我們沒做過甲烷機,2025年前能搞定吧。”

“……”

上級懂了,一言不發板著臉坐回去。

第一回合,安德羅夫完勝。

緊接著是第二個人,這次的人林炬都認識,是未來重型載人火箭的副總師。

“您好安德羅夫,我看到你們的火箭一級發動機數量很多,達到了9臺、19臺和27臺,都緊密地擠成一圈,多達27臺發動機一起工作將帶來箭體的強振和極高風險。

如果單臺發動機的可靠度是98%,那麼整體可靠度就將下降到58%,請問你們如何確保火箭的可靠性呢?要知道n1火箭的前例已經清晰的告訴了我們多發並聯的危險。”

其實如果是別人畫的ppt,臺下當聽眾才不管你的牛皮會不會破,只有新遠太過離譜,以及之前的表現才導致眾人抓住機會針對。

而且拿n1火箭出來很有代表性,n1的一級就安裝了30臺nk15液氧煤油發動機,結果連炸四枚,已經成了航天界的知名反例。

但安德羅夫絲毫不慌,因為他直到系統的引數絕對可靠,所以設計時可以不用擔心。

“我要糾正一下,h240的可靠性不是98%,而是99%,所以火箭的整體可靠度是76%,但這不重要,我們換一個思路:

新遠四號火箭的控制系統允許最多四臺發動機關閉,此時其他發動機將透過偏擺修正航向,並以108%的功率輸出至少6000噸推力,依靠冗餘燃料依然能完成任務。

而27臺發動機至少有26臺正常工作的機率是94%,至少有25臺正常工作的機率是就已經超過了96%,而現在我們只要求它至少有23臺能用,這個機率已經接近單臺發動機的可靠度了。”

安德羅夫說完,全場陷入一片安靜,然後不斷有人開啟計算機開始演算。

提問的副總師也震驚了,他最先想的是:火箭還能這麼玩?

但好像真的可以這麼玩。

火箭每一級的燃料是超量加註的,這樣能在遇到意外情況時有一定調整範圍,這是常識。

而火箭發動機短時間超功率運轉更是常態,108%的輸出都只能說一般不算多誇張。

所以反過來想:控制系統不需要費勁保證27臺發動機都完美工作,只需要23臺以上就能完成任務。

而一臺發動機失效的機率為0.01,同時失效四臺的機率確實已經低到了可以忽略不計。

可以說只要火箭不bang的一下炸成大煙花,幾乎可以保證任務絕對成功。

現在已經不是半個世紀前了,那個時候n1的火箭沒有現如今強大的控制系統,聯盟的生產質量又一貫的堪憂,新遠四號的思路是完全可行的。

努努力將火箭發動機提升到99%可靠度,比起讓27臺發動機全都好好工作簡單太多了。

其他人也都是精英,很快都得出了這個不可思議的結果:27臺發動機的火箭可靠度會比發動機數量少的火箭更高!不知是誰帶頭鼓起了掌,然後鼓掌的人越來越多,對安德羅夫的質疑此刻都轉變為欽佩。

只有林炬知道,h240是基於系統給的h500巨型氫氧發動機改進而來,而後者的可靠性不是999%,而是99.2%。

雖然在地球上這個系列發動機的首次點火還沒進行,但實際上它已經被成功運用了上千次,經歷過無數次改進,幾乎是氫氧發動機的極致最佳化設計。

電腦不在身邊,手機傳送,月票和打賞感謝後面發。

萌新作者努力攢稿中,投張推薦票支援一下吧~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