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擺明了來蹭的越給機會越麻煩,就當不存在吧,至少不是木梓美。
交流會結束,新遠終於正式在國家掛名了。
不僅拿到了准入國家發射任務的資質,還可以以民營企業身份申請一定的技術支援。
新遠有需要技術支援的嗎?有。
艙外宇航服,對材料和加工工藝要求很高,b級基地有裝置,但由於6月底才能完工,根本沒有足夠的員工開動裝置。
按照計劃,現在的拖拉機廠只會保留100人左右,以後用作配套生產基地,b級基地要擴張到2000人才勉強算是足夠。
從招人到熟悉工作,哪怕有升級卡也需要時間。
所以載人工程還是得靠現有工廠,雖然能做宇航服,但過於費力,委託航天局。
而且華國航天執行過多次載人航天任務,有相當多有價值的資料可以參考,代工新遠的宇航服也可以幫助進行調整。
畢竟是要送活生生的人命,聽聽老航天的意見不丟人。
航天局當然答應了下來,也能按時交貨,就是價格小貴:新遠提供的新技術太多需要調整裝置和原材料,一件單價5500萬,不講價。
林那句很小氣地只買了三件,兩件作業一件備用。
等b級基地擁有了自產能力,成本最多隻有這個的三分之一。
不過航天局也不嫌少,因為過去十年他們自己也就買了三件……
說起來航天科技還應該挺感謝林炬的,因為載人航天在中央那裡一直都處於:“是件好事,挺不錯的,但是不急慢慢來”的狀態,雖然穩妥是穩妥,但是支援少走得慢。
現在新遠宇航跳出來攪局,上級總算感覺到了一點點航天事業的緊迫性,決定傾斜更多的資源進入航天。
3月14日,一臺yf100k,125噸級液氧煤油全流量、大範圍推力調節、泵後襬角30度的可重複使用火箭發動機在長安裝上一架運9運輸機,飛抵八院的火箭製造廠。
六院從k120的技術中以最快的速度逆向仿製出了k120v複用版,而不是在自己的yf100上改進。
自11月受到高壓不得不啟動可重複使用發動機專案,六院就盡全力啃下了k120的技術資料,然後一番對比後發現yf100無論哪方面都落後。
拿k120的技術改進yf100毫無必要,k120本身的設計就已經沒有了任何缺點,小巧、大推力、可靠、簡單,任何修改都是多餘的。
所以六院決定直接大拐彎,走新遠走過的路,研究研究怎麼把k120改成複用,而不是傻乎乎的硬抱著yf100琢磨。
結果令人驚喜,k120非常適合複用,幾乎不需要怎麼改動,感覺就是為了可重複使用而設計。
它的幹質比很高,比衝也足夠優秀,設計也足夠耐久,本身的擺角也不小。
在k120的基礎上進行可重複版本改進猶如水到渠成,2月底連續進行了3次長試車,改進後的版本依然穩如老狗,挑不出任何毛病。
唐偉天對八院的落進下石還歷歷在目,不是要催我嗎?我現在就把發動機運過來!於是yf100k的編號就用上了,但它和yf100沒有任何關係,完全是兩種技術路線。
六院自己都想通了,yf100完全沒有任何改進的必要,相反k120是個寶藏。
尤其是同為全流量液氧煤油發動機的k380被安德羅夫爆料,六院現在也在想:k380技術引數和k120這麼像想必是同源,那我們也在k120基礎上改進,是不是也能改出這樣級別的發動機?於是內部代號暫時未yf380的專案在六院獲得透過,火速研究380噸級液氧煤油發動機。
至於被報道新遠已經試車的220噸級液氧甲烷發動機?六院忽略了,因為甲烷機和煤油機的效能上差別不大,便宜也便宜不到哪去。
覆雨翻、彬常001、daidai1981aa、dihaotian、玄天子、國防軍事係數、書友、popyehy麻包子、p、戶籍卡、24小時聽書、書友、瀦瀦豬瀦豬的月票支援!子曰、小輝不淘氣的打賞支援!家人們,寫這類書很多地方需要和諧,所以有的地方感覺不太協調或者不太對其實是為了躲開河蟹神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