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好像也能做生意了,前段時間四嬸用雞蛋從鎮子上換了一些糖回來,沒要票的那種。”大事件和時代發展方向楊東旭能把握下,可這種實打實的細節他是一點都不知道,只能結合自己現在知道的資訊說一下。
“哦.......那你是什麼想法?”周義仁繼續問道。
“我想讓大爺爺弄點魚去鎮子裡,看看能不能賣給供銷社,或者換點其他東西。比如說鎮子上不是有個紡織廠嗎,我們可以用魚和他們換點布。城裡人吃魚也要票,我們不要票,他們應該給換的。”
這些話不再是楊東旭的胡扯,而是在得知村裡不斷有人拿東西開始去鎮子裡交換之後就有的想法。不過一時間他又不知道怎麼和大爺爺說,並且大爺爺的巴掌也挺疼的。
聽完楊東旭的話,周義仁面色有些趁機,不知道想到了什麼對他擺了擺手今天的課業提前結束。
楊東旭離開農具屋沒多久,周義仁眼中透露出堅定的神色,起身在一堆報紙中翻找起來,最後拿著幾張報紙向大爺爺家走去。
那不是人民日報等一些全國性的報紙,而是皖省的報紙,其中最大的一個篇幅正是最近皖省承認包乾到戶,並且大力推廣的報道。
不一會兒周義仁回到自己的住處,大爺爺則是急忙忙去了區裡,沒錯沒有去鎮子上,也沒有去鄉里,而是直接去了區裡。
當天色漸晚的時候,幾輛腳踏車出現在楊家村的土路上陳為民來了。
“這就是老師新收的學生?”看到自己老師讓去喊的人竟然是一個五六歲的小屁孩,陳為民臉上有點驚訝。他雖然早聽說自己老師收了個學生,但沒想到自己和老師談大事的時候,老師竟然讓人把這個小屁孩叫來旁聽。
陳為民雖然是周義仁的學生,但並不是標準的知識分子,雖然他也是有學問的人,但相對於學者範的周義仁,他則更加趨向於仕途。
在陳為民看楊東旭的時候,楊東旭也在看他。不同於自己老師周義仁那種學者儒雅的感覺,個頭大約只有165的陳為民看上去要強勢的多,尤其是那一雙小眼,認真起來格外銳利。
“別小看他,皮著呢。”周義仁開口說道。
話語雖然有批評的意思,但任誰都能聽出語氣中的得意。沒錯就是得意,別看周義仁每天除了教訓楊東旭,就是教訓楊東旭,甚至會動用竹板體罰。
可對於楊東旭這個學生他卻極為的滿意,尤其是每當讓楊東旭看完報紙之後,時不時總能聽到的一些淺顯,卻能夠和時代大方向相互結合的言語。周義仁在心裡對自己這個學生可是極其喜愛的。
“哦!”聽到自己老師的話,陳為民不禁認真打量楊東旭幾眼。自己老師的脾氣他知道,可不是一個輕易夸人的人,更別說得意了。
可惜他沒有什麼透視眼,也沒有和楊東旭朝夕相處,因此無法從這個穿著補丁衣服的小屁孩頭頂上看出猶如佛祖一樣一道道的光圈。
“時間長了你就知道,我們開始談事情吧。”周義仁指了指自己身邊,楊東旭跑過去坐在了他的旁邊。陳為民的秘書走了出去站在距離門口稍遠的距離,楊東旭的大爺爺和陳為民一樣坐在一個小凳子上。
談論的事情很簡單,但讓楊東旭很驚訝。周義仁竟然提議開放農村市場,不讓區裡鼓勵,但需要區裡預設不打壓。
交易的東西也都非常簡單,就是農村的一些雞蛋,野物和魚什麼的,糧食暫時不能動。但交易過程中不用票據只用錢,讓陳為民皺起了眉頭。
因為這開不是什麼小事兒!
......
一直談到大半夜,陳為民沒有留下來過夜,拿著楊家村唯一的家電,大爺爺家的手電筒帶著秘書連夜趕回了區裡。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