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忠軍馬顯神威,攻城拔地擾敵策。
與此同時期,再北上,山東地此般時刻,也是全然亂成一鍋粥。
自顧不消停,敵後運動不歇。
其中,尤以黃得功部最較突出。
其人殘部,在月餘前濟南失陷之後,拖病青州集結,就地歸攏舊部兵馬。
經是青州、萊州一線月餘休整療養,業重現兵鋒之勢。
此番,趕是多鐸南下,同與蕭軍長江南北針鋒相對之際,山東後顧不暇之刻。
黃得功研判形勢,抓穩時機,果斷再度舉兵西出。
先後自東往西打,佔回了章丘、淄川、長山三城。
見敵後方空虛,有機可乘,遂趁勢大軍再圍濟南城,開始對得重鎮濟南發力。
不過,畢竟濟南乃山東核心所在也,城中滯留兵馬五六千數,皆乃當初石廷柱後軍隨追進入安徽北地時,奉命自滄州老巢調來軍馬士卒也。
這些兵,以逸待勞,於得濟南城整兵備戰。
今既終是遇了敵手,堪當興奮表現。
遂一行接觸,便卯上勁兒了,同城外黃得功部慘烈攻防。
經此部死守城池,一時間,黃得功也徒耗靡費,久攻不下矣。
當然,山東地除此外,還另有一部敵後力量。
那,便是原培忠部滯留沂蒙山的段宏才了。
這小子經年在山區自主經營,拉扯兵馬。
經是一年多發展擴編,眼下,業已是聚出四五千數。
其人慾建功久矣,一直受得蕭軍命壓制,所圖,亦就此刻是也。
於是,就在其部眼瞧南地亂打,黃得功又西出之際,怎堪還熬得住?
段宏才一擼袖子,所言南情急迫,將在外,需主動出擊,已配合大部隊形勢。
如此藉口,便就急不耐的領兵下了沂蒙山。
先後兵出奇詭,快打猛衝,於平陰、泰安、萊蕪、新泰等地攻伐。
不出數日,盡佔四城,且掏來經年所籌全部家底兒,就地攏兵招募鄉勇。
因是此一帶,當初齊綱、銘祿在時,民眾工作就早抓在了前頭。
遂短短半月間,段宏才其部便迅速擴編來到八千之數,滿可自成一軍是矣。
眼下形勢,多鐸既未能一鼓作氣,乘威滅掉南廷。
那一旦此般拉鋸開始,各地死灰復燃,形勢必較不容樂觀。
所以,其人審時度勢之下,回令急求多爾袞援兵南來,就顯得尤為緊要。
唯恐拖久了去,山東大部,乃至安徽北大片佔土,皆要吐回,再行丟失。
真是惡化到來那般時候,怕他多鐸眼下軍馬,也難能囫圇個北撤了。
............
話休絮煩,是如此這般,這般如此。
北地說完,咱亦再敘回長江南來。
且言那蕭郎蕭靖川,自從天目山悻然傷歸後,便一路經傳,業在袁平攜護下,終還是溯回了南京坐鎮。
江南地,略說顯城處,例鎮江、寧國、蘇州、松江、湖州、嘉興等,袁平、李虎臣兩部業有重點突破,已是成功復克數城。
只一時間,因滯留南境流竄敵騎甚多,還全然達不到盡數清剿之局面。
而長江兩岸,敵我兩軍主力僵持,南京、鎮江一帶,渡水北逃的口子算是徹底扎牢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