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春君點頭,這個百日限制論是百家整合了歷史得出的結論,也被兩大帝國認同。
“那麼如果我們並不打算徹底掌控呢?”樊於期盯著雁春君反問道。
“我們只需要派出精銳士兵,大夫前往地方,成為當地的太上王,讓當地人幫著我們統治,然後我們從當地掠奪各類我們需要的資源……”
樊於期將自己的海權思路娓娓道來。
“這……變相的分封,或者說是打破分封制後的另一條變法之路!”雁春君聽懂了。
正是因為聽懂了,雁春君才更加震驚。
分封制的弊端在周平王之後就初現端倪,所以分封制被取代是必然的,但是取代分封制後的道路該怎麼走,沒人知道,秦國和幷州也是在黑暗中摸索前行。
諸子百家和兩大帝國都認為大一統的中央集權是分封之後的出路,也在這條路上摸索著前行。
可是樊於期提出的海權之路,卻是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也就是說,樊於期一人硬剛了整個華夏的無數人傑,無數天才和帝王,找到了另外的一條道路。
樊於期是將領,不是文官,更不是學者啊,居然能在變法這種事上擊敗了大部分的人才。
這就相當於一個業務選手擊敗了最頂級的職業選手!
“華夏將這次遠洋航行之路稱為海上絲綢之路,海絲之路,而我將之稱為‘海權’!”樊於期笑著說道。
“先生既然有了想法,那就放手去做,孤和燕國上下全力支援!”雁春君也改變了對樊於期的稱呼。
來到瀛洲後,看著華夏大陸的不斷變強,他和原本還有士氣,時刻想著反攻大陸的長城守備軍團的將校們、燕國的精銳人傑們都無力了,都開始了擺爛。
但是這不代表他們就真的想躺平了。
只是沒有人帶領他們趟出一條新的康莊大道。
他們缺少了一個領頭羊!
現在,領頭羊出現了,他們的心氣自然而然的就隨之迴歸。
最關鍵的是,海權之路,不會跟華夏大陸有摩擦,不會跟華夏大陸有競爭,那麼兩大帝國也不會去管他們。
而等到將來,透過海權之路,他們強大起來了,只要等著兩大帝國出錯,他們或許就可以計劃反攻大陸了。
畢竟他們的根在華夏大陸,始終想著有朝一日能夠名正言順的迴歸,重新問鼎華夏!“事以密成,此事出爾口,入吾耳,其他人暫不告知!”雁春君低聲說道,轉頭看向了大殿中的其他侍者。
一眾宦官宮女侍者也知道他們聽到了不該聽的東西,全都嚇得跪倒在地。
樊於期看著雁春君,雁春君也在思索著如何處理這些人。
若是不殺,誰知道這些人裡邊有沒有幷州和秦國的間者,秦並兩國的間者無孔不入,誰也不敢保證這裡邊有沒有他們的人。
可是若是真的有兩國的間者,就這麼突然死亡,恐怕又只會適得其反,讓兩大帝國的間者追查。
“爾等就作為第一批跟隨大將軍遠航的人選吧!”雁春君想到了一個最合適的處理方式。
那就是讓這幾人跟著樊於期上船。
而樊於期若是連幾個人都監控不了,那麼再怎麼隱瞞也不可能隱瞞得住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