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時明月之君子六藝

第1223章 三大河【求訂閱求月票】

在沒有統一之前,一切都還有變數,秦國不敢跟長城守備軍團死磕,讓一統計劃受到影響。

即便是現在,秦國各精銳之師也沒人敢說自己就能穩贏燕國的長城守備軍團。

因此,嬴政極有可能把這個問題丟給扶蘇,當做是對扶蘇的一個考驗。

至於對燕國來說是否太過殘忍?這不在秦國的考慮範疇,落後就要捱打,弱小就要受著。

今天不打你,只不過是因為我不想打你。

除非你能在秦國給出的這短暫的的空窗期內迅速發展崛起成為另一個幷州,一個讓秦國都要考慮能否承受的起攻打你的後果。

“確實是頭肥羊,現在的燕國就是個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但是走出自己的路之後的燕國就未必了。”吳芮也解釋道。

秦國若是真想弄燕國,不惜代價,不計後果,燕國也不可能擋得住,只是這不符合秦國的利益,故而作罷。

可是富起來之後的燕國就是秦國嘴邊的一塊肥肉。

尤其是現在的黃河還沒有奪淮入海,淮水還有入海口,直接對上瀛洲島。

秦國想要跨海作戰簡直不要太容易。

“所以,淮水是關鍵!”扶蘇畢竟是原始空間上不知兵不一樣,在幷州先學的兵。

若是要限制遏制燕國的發展,那麼淮水就是關鍵。

淮水雖然在名聲上不如大江大河,但是卻也牢牢佔據著華夏第三大河的地位。

更何況淮水沒有黃河的湍急,也沒有長江的寬闊,但是卻最為適合訓練水師。

只要在淮水入海口修建起一座大型水師港口,駐紮一支強大的水師,那麼瀛洲的發展就要被這支水師所管控。

“淮水確實要重視起來了!”蒙毅點頭。

楚國為什麼將都城遷到壽春,就是因為淮水,也經過無數風水師的驗證。

放著淮水不開發,跑去開發一氾濫就無人生還的長江,多少有些捨近求遠了。

史書上幾乎每條河流都有過氾濫的記錄,唯獨長江沒有。

黃河代表著華夏的母親河,會懲罰一切不重視水利的君王,會自己找祭品,但是這就是騙人的,重視的照樣得死。

而長江不一樣,沒有史料記載它氾濫的記錄,不是因為它很溫和,不會氾濫。

根本原因是,長江一旦氾濫,無人生還!

人都死光了,拿什麼去記錄,誰又敢去記錄?怎麼記錄?

某君王某年某月某日,長江氾濫,沿岸下游,無人生還?

哪個史官敢去記?這豈不是在說君王的無能,臣子的無能?所以相比於喜怒無常的黃河和一言不合就團滅的長江,淮水兼職就是個小可愛,溫和容易馴服。

“淮水兩岸,完全可以成為一個遠超關中,成都的天下糧倉!”

吳芮繼續說道。

“遵循祖跡,重尋禹跡,開淮水!”

扶蘇也開口了,嬴政讓他們治理楚地,有什麼比治理淮水更容易讓楚人歸心的呢?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