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寫給許昭的信件中,嚴毅還提出了一個請求,那就是請許昭陳兵邊境,威脅錢塘,令錢塘之兵不敢輕舉妄動。
許昭控制的餘杭,就是後世的杭州餘杭區,距離錢塘僅有四十里,一旦許昭出兵,錢塘立刻就會成為驚弓之鳥。
許昭毫不猶豫地拒絕了,他是講義氣,但他不傻。
儘管嚴毅向他許諾了一些好處,但這點利益還不足以讓他做出得罪朱治的舉動。
人的名,樹的影,朱治雖然剛到錢塘不久,但這條過江龍的威勢,已經讓許昭生出忌憚之心了。
朱治畢竟是馬日磾持節拜授的吳郡都尉,漢廷認可的秩兩千石高官,和郡太守同級!
從官職上來說,吳郡地位最高的兩個人,一個是許貢,另一個就是朱治了。
許昭的餘杭營督一職,只是秩六百石。
若非董卓霍亂朝堂,致使中樞崩壞,天下大亂,僅憑朱治一句話,許昭就得乖乖交出餘杭,到朱治跟前執鞭墜馬。
朱治能在錢塘迅速坐大,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吳郡都尉這個身份。
大漢帝國畢竟只是衰敗了,還沒有亡!
朝廷親封的吳郡都尉,再配上朱治自身的名氣,還是有幾分威懾力的。
更何況,在旁人眼中,朱治還是袁術部屬,代表的是袁術的意志。
身份、名氣、才能、靠山、故鄣子弟的支援,這五樣東西,朱治全都有了!錢塘那些廢物,又怎麼可能壓得住他?
嚴毅的書信送到錢塘時,朱治正在臥室陪伴寵妾趙氏。
朱治字君理,丹陽郡故鄣縣人,今年已經三十八歲了。其人身姿挺拔,面容剛毅,劍眉斜插入鬢,雙目如寒星般銳利,透著一股不怒自威的氣勢。
他早年做過縣吏,繼而為州從事,六年前投奔孫堅,因征剿長沙、零陵、桂陽三郡的賊寇有功,升為行都尉。後來又跟隨孫堅征討董卓,進入洛陽後,被表為行督軍校尉。
可以說,朱治一路升遷,都是憑藉自身才能,積累軍功所致,並非破格拔擢。
此人心思縝密,凡事謀定而後動,是孫氏的肱股之臣,在孫氏內部的地位很高。
不過朱治雖居高位,心中卻有一件憾事,那便是他膝下至今無一子半女。
因此他每年都要娶幾房新婦,為延續香火而努力。
趙氏正是他抵達錢塘後,迎娶的大族之女,年輕貌美,家世顯赫,是朱治心目中理想的結合物件,對她頗為寵愛。
此時朱治坐在榻席上觀看書信,趙氏就伏在他背上,往他頸間呵氣,朱治絲毫不以為許,只是示意她先坐到一旁。
趙氏撒嬌道:“將軍何故只看信,不看妾身?”
朱治拿起案几上的另一卷簡牘,溫和笑道:“此間軍務要緊,待我處理完後再陪你。”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