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江東從此無鼠輩

第75章 老翁

嚴毅在運城的聲望極高,幾乎達到了振臂一呼、百姓雲集的程度。

原本他在烏程時,就已經透過一系列行為獲得了百姓的認可和流民的擁戴。進入運城後,又迅速頒佈了新稅令,而新稅令的大部分調整之處,都是衝著減輕百姓負擔去的。

新稅令頒佈當日,城中百姓無不感激涕零,虔誠擁護。

誠然,新稅令是否適合實施,是否能順利實施下去,都還是未知數,但是百姓不知道這些細節,他們只知道新稅令給他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猶如旱苗盼來了甘雨。

除了頒佈新稅令,嚴毅還以極低的息率將錢糧借給流民,以極低的租價將空置房舍租給流民,將一半田畝分發給無地的百姓、流民,給衣不蔽體的流民送去衣物這一樁樁、一件件,都將他在庶民中的聲望推向頂峰。

事實上,嚴毅做的這些事,絲毫沒有給他帶來什麼負擔。

錢糧借給流民,總比放在府庫發黴好,總比運城被錢家子折騰得烏煙瘴氣好,一年之後,還能賺到一筆息錢。運城一戰,他繳獲極豐,借出去的這點錢糧對他來說不過是九牛一毛。

空置的房舍低價租給流民,可以讓運城的人丁迅速增長,同時也能穩定治安,潛在的好處遠遠超出那點微末的租錢。說句難聽點的話,這些租錢即便掉在地上,他都懶得彎腰去撿,財大氣粗就是這麼豪橫。

運城多荒田,要想將荒田養成良田,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和勞力,他麾下的五千軍每天操練都顧不過來,哪裡還有什麼精力去搞屯田,趁著春耕時節還沒完全過去,把荒田分發給流民,讓流民去開墾這些荒田,收取田租充實府庫才是最實惠的事。

至於衣物就更廉價了,運城公庫犒賞士卒後剩下的那些布帛,他正愁不知道該用在什麼地方。

總之,幾乎沒有付出什麼代價,僅僅是花費了一些心思,設身處地地為百姓考慮了幾件事,辦了幾件事,就換來了百姓的誠心擁護。

歸根結底,還是前世的價值觀和思維方式帶來的結果。

人人平等、重視人權、以民為本這些後世普遍的價值觀,在這個時代簡直是難以想象的事。當受到這些價值觀深刻影響的嚴毅處於施政者的位置時,其行為方式天生就容易獲得百姓的好感。

不過,這個時代的環境和價值觀也正在不斷影響和改變嚴毅,這兩種截然不同的價值觀和思維方式最終會融合成一種什麼形態,實在是一件難以預估的事。

“諸位請起,毅今日乃是率領諸曹吏巡視里舍,察令之行,觀其效也,若是擾亂了里舍秩序,反為不美了,諸位且散去,各忙己事,勿誤正業。”

嚴毅站在街口,望著跪滿街道的百姓,做了一個虛扶的手勢。

在諸民心裡,他的話便是令旨,聞言紛紛起身,陸續散去,街道很快就恢復了秩序。

一旁的曹秋看得心裡砰砰直跳,少君在這些百姓、流民心中的影響力,簡直可以用聲望日隆四個字來形容。

怪不得每天都有源源不斷的流民從周圍鄉亭湧來。

嚴毅領著諸吏向東而走,沿途認真觀看里舍情況,若是遇到特別殘破的屋舍,又或是空置的屋舍,便會上去詢問情況。

走了半條街,視野內出現一名五十餘歲的老翁,坐在掉漆的木門前,地上墊了一塊麻布,布上放了一把蔥、十餘根胡瓜,正在販賣。

胡瓜就是後世的黃瓜,大約三百年前,也就是前漢武帝時流入漢帝國。流入路線有兩條,從波斯經絲綢之路流入的稱為北瓜,從印度經南洋流入的稱為南瓜。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