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江東從此無鼠輩

第82章 父老僤

嚴毅見他一副鬥志昂揚的神態,心中頗為滿意。就眼下來說,什伍編制確為一種行之有效的組織方式,他對此十分重視。不僅是為了方便徵收賦稅、防備盜賊,也是有意將鄉里什伍編制納入戰爭服務體系。當軍中兵員告急、形勢危急時,各里什伍中的精銳部民就會成為及時的兵源補充。

除此之外,組織起來的什伍之民,也能對境內的敵軍進行有效的監視和偵查。

前世那位東北王,晚年就曾回憶,其率部征戰陝甘時,部隊的行蹤和數量經常被那些不起眼的村民洩露給當地守軍,致使己部屢遭挫敗,損失慘重。

只要百姓願意擁護你,你就能獲得超乎想象的回報。

嚴毅不過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抄作業而已。

而他現在就已體會到百姓擁戴帶來的好處了,不但政令施行極為通暢,新軍招募也進行得十分順利。

行至里舍中央時,他的目光被一座高約五尺的石碑吸引了。

說是碑,實際上只是一塊較大的石頭,四面皆有稜角,只是磨平了正面,便嵌入土中,可見製作得十分匆忙。

碑上用刻刀鑿刻了幾列文字,字型雖然質樸無華,但勝在清晰,其字雲:興平元年五月十四,廣信裡父老僤祭尊吳夫、吳晏、石巨、毛平.等六十二人共為約束石卷裡治中。乃以興平元年五月十三造起僤,斂財共有十三萬三千五百,買桑苗二百六十七株,僤中其有訾次當給為裡父老者,共以桑田借與它如約束。

嚴毅尚是首次看見這樣的石碑,碑上的文意淺顯易懂,意思是說廣信裡吳夫等六十二人於五月十三日籌錢十三萬三千五百,用於購買桑苗,種植桑田。凡是僤中成員按出資多少能當裡父老的,可以借僤中桑田經營,以收穫的桑葉、桑葚、桑皮等按出資比例供給僤中成員。若是經營得當,裡父老可多分,若是經營不當,裡父老需在次年將經營權轉給其他符合條件的成員。若出現部分桑田無人經營的情況,可將田租出去,若有人中途退出,可將屬於自己的那份轉賣給其他成員等等。

在吳夫的解釋下,他才明白過來,原來這一切還得從他頒佈的勸農令說起。

由於官寺對種植桑麻的田戶進行一定程度的賦稅減免,並且織造署也在大量收購蠶絲,因此廣信裡大部分的百姓都認為種植桑麻會有不錯的收益,於是決定多種桑麻。

但是部分里民家貧,手裡的錢財只夠買下幾株桑苗,有的甚至連一株桑苗都買不起,難以形成規模和進行有效的管理。裡中百姓經過商議後,決定一起籌錢購買桑苗種植,並立下父老僤石碑作為見證和約束。

嚴毅聽後,不禁有些感慨,想不到裡中百姓貧窮到了如此程度,一些人居然連五百錢一株的桑苗都買不起。

他看向吳夫,聲音有些凝重地問道:“買不起桑苗的田戶有多少家?”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