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江東從此無鼠輩

第71章 危機

嚴毅在諸將簇擁下走進堂屋,到曾經屬於錢銅的屋北上首榻席坐下,諸將則在下首兩側列席而坐。

李醜、魏寬等十餘名剛從烏程領兵趕來的軍侯一起出列,在堂屋中央站成兩排,跪拜行禮道:“拜見虎威校尉,末將李醜奉大帥軍令,前來尉君麾下聽命,但有驅使,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聲音整齊響亮,頗有聲勢。

早在昨日,諸將就已拜見嚴毅,今日又在正式場合跪拜行禮,就是在當眾表明效死之心了。

行列中的魏寬甚是忐忑,唯恐嚴毅再次將他驅趕。

嚴毅昨日見到魏寬,便知嚴白虎心意,是要自己再給此人一次機會。

畢竟是效命嚴氏多年的老人,他也不便做得太過絕情,如今麾下部曲眾多,也不在意區區一個軍侯之位,目光從魏寬身上掠過,朝眾人笑道:“諸位請起,在我軍中,需謹記恪盡職守、嚴遵軍紀八字,待來日立下軍功,必不吝厚賞。”

“謹遵虎威校尉令!”

諸將齊聲回應,從地上站起,迴歸坐席。

坐在右首第一席的範偃憑藉官爵、資歷、年齡,儼然已是嚴毅麾下諸將之首,第一個出聲道:“少君,大帥可是要我軍暫駐運城?”

但凡跟隨嚴毅參與了運城之戰的將領,都有些擔心他會在戰後繼續領兵去往海鹽。

嚴毅早已將運城和錢公壘視為自己的基業,在完全掌控兩座城寨前,自然不會輕易離開,聞言點了點頭,目光掃視左右,說出了一個令眾人又驚又喜的訊息:“昨日察事官來報,吳景、孫賁徵調八千軍進駐永平之北,似有轉攻丹陽,放棄征伐海鹽的跡象。”

昨日接到這份軍報時,他也有些吃驚,吳景在孫策渡江前,只是佔據了丹陽郡部分地盤,便將重心轉向了吳郡。如今因為自己提前剿除錢銅,使其失去了牽制烏程的內應之軍,不敢孤軍冒進,遂改變主意,放棄征伐海鹽,重新將軍略重心放回了丹陽,歷史在這裡可謂是發生了小小的改變。

歷史上的吳景被揚州刺史劉繇驅逐出曲阿後,由於在丹陽根基不穩,無奈只能放棄丹陽,退回長江之北的歷陽,直到孫策渡江,方才跟隨孫策再次攻伐丹陽、吳郡。

而如今,吳景邁出了與歷史上迥然不同的一步:將戰略重心再次調整回丹陽。

遍觀整個丹陽郡,除了涇縣祖郎外,其他賊寇皆非吳景敵手,可以想見,吳景在丹陽佔據的地盤,極有可能會超出歷史上他所控制的區域,而且更穩固。

若是如此,即便劉繇日後驅逐吳景,吳景也可能不會退回歷陽,將佔據的地盤拱手相讓,而是會在丹陽盤踞下來。

吳景如果能在丹陽立足腳跟,孫策日後自然也就無需從橫江津、當利口鏖戰一番後再渡江了,他可以直接進駐丹陽,從丹陽開始征伐。

屆時孫策征伐吳郡的時間很可能會比歷史上更早。

這個可怕的推演結果令嚴毅驚出一身冷汗,他萬萬沒料到,自己這個蝴蝶翅膀就這麼輕輕一扇,居然這麼快就開始對歷史程序造成影響了。

更讓他無語的是,永平位於烏程西北,距離烏程僅有兩百里,沿途只是一些賊寇據守,吳景若是將這裡做為新的主攻方向,也許還沒等到孫策渡江,吳景就已經推進至烏程了。

在這條進軍路線上,許貢的轄地就不再是嚴氏和吳景的緩衝帶,反而嚴氏將成為許貢軍的擋箭牌。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