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祺兄,其實你說的是對的,如果是以往,沒有經歷上次的長沙保衛戰,我一定會進攻,但是現在形勢不同了。”說著,薛嶽便長嘆了一聲,頗為頭疼地揉了揉太陽穴。
“何出此言?”吳逸志不解道。
“的確,我們的部隊目前已經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復,可是我們這些部隊畢竟是新兵居多,如果讓他們進行守衛作戰,問題應該不大,可要是讓他們執行反攻戰,那損失必然大……如若這時,日軍放棄了宜棗之作戰計劃,回過頭來打第二次長沙會戰,那麼,我第九戰區是否頂得住?”薛嶽反問吳逸志道。
“這……”吳逸志一時語塞,說不出話來。
“湖南對於我們整個抗日戰爭來說,意義太過於重大了,這裡是重慶的門戶所在,更是全國之糧倉所在,就算我軍趁機光復了整個江西,那又如何?我們拿什麼去抵擋整個日軍第十一軍?到時湖南必定陷落……”薛嶽輕嘆道,顯然是英雄氣短,被現實所困。
薛嶽擺出來的問題幾乎無解,就連聰明如吳逸志,也只能點頭承認:“確實,如若拿湖南跟江西比,湖南更重要。守住了湖南,才是守住了大後方。”
“丟了湖南,等於丟了重慶;丟了重慶,整個西南大後方就完了。如果真的是這種情況發生了,那麼中國,要亡國了……”薛嶽無奈道。
“那關於張天海這次作戰,薛長官您的意思是,僅僅是讓他們去攪渾這灘水?讓他們減輕第五戰區的壓力?那麼這一場仗打到什麼程度最為合適?”吳逸志請示道。
“對,就是攪渾贛北這灘水,只有這樣,李宗仁那邊才會輕鬆一些。”薛嶽肯定道,“關於這場仗,打到什麼程度最為合適,我想,如果張天海他有能力,最好是連克幕阜山脈兩側的通城縣和修水縣即可,如果可以的話,武寧縣也最好拿下,這樣能給日軍造成一股我軍要反攻南昌的錯覺。”
“通城縣和修水縣?那裡的日軍恐怕不會像平江一樣了,到時日軍勢必回援,至於武寧縣,恐怕更難了。”吳逸志搖搖頭道。
“也不一定,情況也不一定如此悲觀。就看看張天海這小子的運氣了,而且,我們不是已經答應他抽調幾個城防團以及第十五集團軍一個師配合作戰了麼?如果要打一場小型會戰,那應該也是夠用了,就看這小子想什麼時候打了。”薛嶽笑了笑道。
“也有道理。對了,薛長官,長沙附近的三個城防團已經集結完畢了,第七十九軍那邊也抽調出一個師,現在正在趕來長沙的路上了。”吳逸志彙報道。
“行,這個訊息等兩個小時後告知張天海。”薛嶽吩咐道。
“兩個小時後?”吳逸志不解。
“現在平江戰局已定,張天海這會兒估計正琢磨著如何進行下一步作戰呢,等他決定了既定作戰計劃,再告訴他這回事,不然動靜太大了也不好。”薛嶽說道。
“薛長官,卑職懂了。您的意思是讓張天海按照小規模作戰的方式,先行行動,以免過於打草驚蛇,致使已經到達湖北方向的日軍主力回援。對吧?”吳逸志笑著問道。
“的確如此,現在日軍部隊已經集結湖北,那就讓第五戰區那幫人跟他們幹一下嘛,省得老是我們第九戰區壓力這麼大。”說著,薛嶽就忍不住地搖了搖頭,十分無奈。
……
PS:又一章送上,諸位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