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二戰:烽火潰軍

第57章 庫爾斯克會戰(四)

這就是北方軍團才有的豪橫,直接直升機接送傷員速度快,同時直接送去後方城中的醫院進行救治。

比起在野戰醫院內那要好的太多了。

如果傷情穩定直接送回北方修養,而不是扔在這些地方的。

這讓其餘的部隊都羨慕的肝顫,一些級別比較高的軍官受傷都要求著北方軍團的直升機幫忙接送一番。

而國防部還有武裝黨衛軍想要採購直升機,但是各方暫時只採購了兩架直升機。

還是因為產量有限,沒有辦法只能乾瞪眼了。

不過有了兩架直升機後,作為統帥親臨一線看一眼再跑路那就簡單多了。

還有一些將領喜歡觀察前線的地形之類的。

那更加容易了,直接直升機在空中跑一圈後就大概清楚了地形位置了。

在遭到蘇軍火箭炮的打擊後,整個皮德魯村多處房屋被直接點燃了。

加上風一刮,直接造成了半個皮德魯村被燒燬了。

一些磚頭建造的房屋還好一些,但是木屋就全部被燒燬了。

上百發132毫米火箭炮跟下雨一般,這威力堪比155毫米重型榴彈炮。

在遭到了三百多發155毫米重型榴彈炮炮擊能夠活下來已經算是萬幸了。

一枚132毫米火箭彈給整個教堂貫穿了,造成了三名軍官的當場死亡。

……

還不知道前方狀況的愛德華還在研究院內與專家教授們進行了科研的探討。

好歹以前也是過目不忘的寒門學霸,對於一些東西還是瞭解的。

雖然幫不上太多的忙,但是開啟的鑰匙就在愛德華的手中。

每次眾人陷入瓶頸的時候愛德華則就是那科技的鑰匙點開了博士們的迷霧盲區。

目前在開發廉價的消耗坦克,28噸的重量,鍋蓋炮塔,形狀也都被愛德華繪製出來了。

之前都是他的構想沒有變成現實,但是現在繪製出圖後。

希望北方重工能夠一年內生產一千輛這種坦克出來。

至於裡面的細節這些都用不著愛德華去操心,這麼多的科研人員會搞定的。

目前的柴油機在愛德華的解鎖下,也算是順利的開啟了科技樹了。

柴油機本是德國的短板,不應該說是短板,而是更加傾向於汽油機。

而柴油機只需要進行一番重新的修改,弄一輛t34坦克的柴油發動機也不是問題。

所以這個問題很快就攻克了,剩下的就是目前的實驗品了。

在前方戰鬥的時候,後方的第一輛樣車也順利的出來了。

塗裝上綠色的油漆看起來還是那麼的帥氣。

五九式坦克一模一樣的造型,只不過發動機,火炮都不如它。

目前只是長得像五九式坦克而已,柴油機內加上渦輪增壓器。

柴油機雖然不是那麼的發達,但是有了渦輪增壓器則不一樣了。

當然了這款坦克採用的兩個版本,柴油與汽油。

相信用不了多久部隊就開始列裝該款坦克了。

五個大負重輪,簡簡單單,哪裡壞了就換哪裡。

至於多舒坦那就另算,能大批次的生產才是王道。

裝備一門88毫米l56倍徑火炮。

另外還有e25坦克殲擊車,坦克團搭配一個坦克殲擊營再加上機械化部隊就至少能擋十萬人使用。

目前在北方的警備師中從國防部要了一批一號二號甚至三號坦克用來訓練。

每一個士兵要學習好坦克戰術,同時學習好坦克組隊的戰術。

實踐出真知,坦克世界內的各種猥瑣戰術其實是可以利用一番的。

另外卡視角絕對能夠多打出幾炮,而對方沒法擊中自己。

所以訓練的坦克組都在訓練找尋任何的角度卡對方的視角從而摧毀對方。

在這個瞄準靠著眼睛的時代,這種卡視角就是一項很牛逼的技能。

就好比說一個小土堆怎麼利用它,一個拐角又怎麼利用它。

這些看似無所謂,但是如果用的得心應手後真的能夠救一命。

加上北方再次開墾出了一處油田,能夠提供每年70萬噸的產量,這讓原本200萬噸的產油量直接變成了270萬噸產油了。

不僅戰機還有坦克都進行各種訓練。

且還是不計較磨損的訓練,只有訓練好了,架駛新坦克後才能夠順利的得心應手。

坦克團每個月都將展開對抗賽,各坦克連都將會各顯神威。

再說前線那邊,皮德魯村的火勢已經熄滅了。

步兵團內的重火力連還沒有開火。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