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心裡有萬千豪邁之意,不知多少豪言壯志需要抒發,就在這大喜之下,猛地……李世民身軀一震。他的表情,突然變得古怪起來。
梁師都……覆滅……
殺死他的乃是他的部下。
這是李世民也包括了無數文臣武將們都不曾想到的。
可是……李世民想起了一個人,也想起了一件事。
就在前不久,那陳正泰曾說過……
李世民的眼眸猛地一張,他一臉詫異的看著房玄齡道:“房卿家,可曾聽說過一個流言,陳正泰……房卿家聽聞過嗎?”
房玄齡這才意識到,噢,原來那個陳家子弟,叫陳正泰。
李世民臉上陰晴不定,自問自答道:“此子在不久之前,就曾和朕說過,梁師都必定禍起蕭牆之內,朕當時聽了他所言,覺得此子不過是胡言亂語,可哪裡想到……這一切,竟都被料中了。此子何以能一語成讖呢?”
房玄齡默然無語,他和陳正泰不熟。
李世民揹著手滿腹心事的來回踱步,若有所思。
良久,他一挑眉:“若他只是無心之言,可此前,此人舉薦了馬周,馬周有大才,卻被他一眼發掘出來。可見,他獨具慧眼。”
“朕思量再三,實在無法想象,此子只是無心之言。這個小子……朕聽說他從前只在家中讀書,為何……卻有這樣大的見識。”
說到此處,李世民不禁倒吸了一口涼氣,連他都覺得匪夷所思。
“陛下……”房玄齡突然道:“此子難道不是陛下的弟子,若他只是尋常子弟,倒也罷了。可若此子既是陛下的弟子,陛下文武兼備,教授出這樣的弟子,也就不奇怪了。”
房玄齡話音落下,杜如晦一聽,猛地醒悟了什麼,這……是讚揚陛下功德的大好時機啊。
雖然杜如晦還算是個有節操的人。
可作為臣子侍奉皇帝,若是一點讚揚都沒有,那才是咄咄怪事。
杜如晦立即道:“是極,是極,房公所言是極,陛下聰敏神武,弟子自然也非同凡響。”
李世民聽到弟子二字,臉色變得古怪起來,他下意識的想要搖頭否認,可隨即聽到聰敏神武四字,內心裡突然升出了些許神清氣爽。
是啊,弟子都可以慧眼如炬,提拔人才。遠在千里之外,可以預言戰場上的勝敗,那麼此人的師父,將會是一個多麼可怕的人。
李世民對於名聲,還是很看重的。
畢竟……他已是九五至尊,富有四海,此時在乎的也只有後世之名了。
於是鬼使神差的,李世民沒有搖頭,只是不可置否的唔了一聲,將這件事敷衍了過去。
隨即,李世民道:“立即傳檄天下,再下旨恩賞有功之人。”
房玄齡行禮:“遵旨,只是……”
“只是什麼?”
“陛下,此戰恩賞的名冊之中,陳正泰是否要賞?”房玄齡有點拿捏不定主意。
畢竟,陳正泰並沒有真正親臨戰陣。
可是……這個傢伙料事如神,又是陛下的弟子,說不定……陛下趁此機會,可以藉由此事,論一點軍功。
李世民此時心情不錯,他揹著手,面帶微笑道:“準卿所奏,卿自論功,再送朕的御前,朕再斟酌就是。”
房玄齡明白了陛下的意思,告了一聲諾,如釋重負的陛辭而去。
只是此刻,李世民的內心卻無法平靜……
……
感謝愛愛和黑夜彌天同學成為本書新盟主,喜極而泣,哭了。
說幾句。
1:關於大明宮的問題,確實是老虎記錯了,這個時候大明宮還沒有修建,書中的大明宮應該是太極宮,正。
2:關於李世民對馬周的反應過於激動的問題,在書中,李世民很激動,可在歷史中,李世民也非常激動,他連續三次催促人去請馬周,激動之情溢於言表,所以……這真不是老虎誇張,是有史實根據的。
3:關於稱呼問題,唐朝主角最好的稱呼應該是大郎,不過老虎害怕很多讀者拗口,可是少爺又不能用,因為唐朝沒有這個稱呼,最後還是決定用公子,用公子勉強沒有問題。
4:休息了半年,其實很不舒服,閒不下來,現在開書,看到了許多熟悉可愛的讀者,一下子舒坦了,果然……老虎的生命,和大家已經緊緊的聯絡在了一起,這是緣分哪。更新的問題,現在新書期,只能兩更,上架之後,還是老規矩,老虎爆更。
5:沒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