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周承的稱呼,小允子漲紅了臉:“周總,我還不是道長,差得遠,不能這麼稱呼。”“我們一般讀《崆峒問答》、《太上感應篇》、《清靜經》這些,屬於啟蒙階段。”
周承有些意外,他還以為啟蒙階段,應該主要讀道德經,或者是莊子這些。
“多謝小允子的解答。”
“不,不,周總你太客氣了。”小道童有些社恐,面對周承的時候總是很緊張。
待小道童離開之後,周承笑著搖了搖頭,而後目光落在一部部道家經典之上。
有很多經文都大名鼎鼎,周承隨便抽出一本《清靜經》,就是剛剛小道童口中所說的經文。
“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執行日月……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清靜經很短,全篇不到六百字,註釋遠多於經文內容。
“原來這就是清靜經,我讀過。”
周承如果沒記錯的話,在前世還有一首歌的唸白就是清靜經的內容,只不過當時的周承並不知道這是清靜經。
放下清靜經,周承又拿起來一本南華真經,而後才發現,原來南華真經就是莊子,只是叫法不同。
這些都很複雜,周承讀不懂。但周承也沒想著讀懂,不求甚解就好。
誦經悟道的重點是誦和悟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打磨心性,感悟天地。
周承搬來一個蒲團,抱著幾本經典就開始讀了起來。
讀完一遍之後,又看向一些天師府高功們修行時候的手記、手稿等等。
“靜功本質、練炁精要、坎離雜談……有些意思。”
周承身心徹底沉浸在其中,每當有所感觸的時候,都嘗試引動真炁神曦,印證自身。
……
接下來幾天的時間,整個天師府的道長們都知道,在藏經閣有一位公司的高人,在誦經悟道。
這高人每天讀一會經典,就打坐一會兒。
每次打坐的時候,總是周身神光燦燦,肌體生白霞,燁燁若神人。
有好奇的小道童們,總是詢問講經師叔這高人是誰。不過講經師叔對此都諱莫如深,只告訴他們不許對這位不敬。
轉眼間,便是小半個月的時間過去。
深夜,周承的客房內。
床榻上,周承盤膝打坐,肌體晶瑩白皙,隱隱化作光暈流淌。
有耀眼而神秘的光絡在周承體內亮起,無數神秘的符號交織,引動炁和精血滾滾。
每天晚上,周承都是在修行打坐,搬運氣血、催發神曦、引動真炁、逆反先天。
只不過這一次,周承身上的氣息愈發的‘靜’,不單單是入靜,而是進入一種奇妙境地。
正所謂:眼不視而魂在肝,耳不聽而精在腎,舌不聲而神在心,鼻不香而魄在肺,四肢不動而意在脾。
身心收攝,道基始成!隨著周承愈發的‘靜’,於血肉的催發神霞愈發璀璨,在經絡的執行的真炁也愈發純粹。
在周承的胸口處,那原始符號變得愈發璀璨,灼灼輝光映照四方,浩瀚生機恍若桃源,隱隱有誦經聲響起。
天上皓月灑落流銀,透過有些年頭的木質窗欞,照在周承的身上。
沐浴著月華,神曦和真炁這兩種以生命催發而出的能量,開始逆溯成更深層次的本源,以更原始的精氣神的方式,交融於一……
殊途同歸、龍虎相濟、性命交融,一股圓潤、圓滿的道韻生髮而出。
這一刻,周承肌體綻放神霞驟然熾盛了很多倍,環繞周身的耀眼光雨瞬間勃發,照耀整個客房。
身在無盡神霞中,這一刻的周承顯得光燦燦、圓坨坨。
恍若一顆明珠,塵埃洗淨,霞光初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