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也僅是如此。在其位,謀其政。
在扶蘇年紀尚輕之時,她需引導其認識天下大勢,使其理解秦王嬴政的決策,塑造扶蘇的性格與為人,從而使扶蘇不易受到後來者的影響。
欲承襲秦王嬴政之業,扶蘇就不能光風霽月清風朗月的人物。
所以,水該喝喝,問題該問還是問。
不能換個問題,但換個問法兒還是可以的。
“那就換個問題吧。”
蓀歌話音落下,羋華和扶蘇如蒙大赦,長長的舒了一口氣,臉上的表情也不再那麼僵硬。
“扶蘇,數百年來,天下大勢可曾有變?”
扶蘇:……
他發現自己那口氣松早了。
蓀歌理直氣壯的挑挑眉後,目光灼灼的盯著羋華母子。
就說她換問題了沒?
像她這麼既民主又尊重兒孫意願的長輩不多見了,羋華和扶蘇不好好珍惜還等什麼。
羋華嘆息,擺爛了,她擺爛了。
大不了,一起去地底下與華陽姑奶奶團聚。
扶蘇長睫顫動,思量片刻後,斟酌著開口“有變。”
語氣裡是濃濃的不自信,清澈明亮的眼睛自以為隱晦的觀望著蓀歌的神色,彷彿只要蓀歌一皺眉,就及時更改答案。
二選一,總有一個是對的。
蓀歌:……
此景象,頗感熟稔。在後世課堂上,教師解析試題時,僅需一聲反問,學生便紛紛迫不及待爭先恐後地更改答案。
那一刻,標準答案不重要,老師的神態語氣才更具參考價值。
蓀歌驀地起了幾分戲謔的心思。
十歲出頭的小少年郎逗起來還是很有趣的。
蓀歌輕輕呡了一口茶水,面部表情嚴肅,緊鎖眉頭,語氣深沉地問道:“你確定嗎?”
“從未改變。”扶蘇毫不猶豫當機立斷的變化說辭蓀歌的神情越發嚴峻,繼續追問“嗯?”
扶蘇:……
要不,還是把問題換回來吧。
最起碼假設他是秦王,答案全在他。
無論他答什麼,外祖都不能說他錯。
“天下大勢究竟變沒變?”蓀歌加重了聲音。
扶蘇白嫩嫩俏生生的小臉皺成一團,試探著回答“變了。”
“確定不改了?”
“確定。”
“恭喜你,蒙對了。”
扶蘇:這算是誇獎嗎?旁觀者羋華:這還是她那個嚴肅正經的父親嗎?
唉,興許她從來都沒有了解過父親。
就在扶蘇本以為自己逃過一劫後,蓀歌扯出一抹狼外婆的笑容,繼續道“變在何處?”
“祖父您不是都說了我是僥倖蒙對的嗎?”扶蘇小聲嘟囔。
但凡他知曉,也不至於變來變去反覆無常鬧笑話。
蓀歌正了神色“扶蘇,只要伱能想清楚這個問題,就說明你比多國國君更清醒,更睿智。”
“你是嬴姓和羋姓的結合的偉大結晶,外祖相信你。”
“難道你想被人稱為僥倖哥嗎?”
“自己選,是大公子扶蘇受人敬重還是僥倖哥?”
該撒雞血時,就得撒雞血。
少年郎,誇誇就能激發潛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