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火種

第9章 合同到手

凡仁腦子裡的技術是解鎖的全套說明,電壓可是最高能做到特高壓的水平。只不過需要的材料目前市面上還沒有。

現代科技的發展,大多數時候都依託於材料學,很多行業,如電池、晶片、等等的核心材料都已經是在現有階段被研究榨乾透了。

想要實現跨越式的突破,那就只能在材料上面做文章了。

如凡仁新獲取的固態電池技術,則是提出了以生物骨質為提煉物代替傳統液體介質,來實現單位容量更高的目的。

在解決了一系列新材料匹配的難題後,從而打破傳統電池技術,令其單位容量最低都比傳統液態電池高了兩倍之多。

不提電池這個還未著手的專案。

無線充電技術,在其他細節方面凡仁都能比擁有這項技術的其他公司做的更好。

再加上全套完美的生產工藝,他有信心能把同等成本的產品,做的質量更好,效能更強。

但是一個公司想走製造業,不是那麼容易的。

如果要建立自己的工廠的話。

拿地,建廠,一線工人,工程師,產品設計師等等,這些都是需要著手佈置的環節,一個都少不了。

而且當你艱難的把這些事項都完成,生產出了物美價廉的產品後,又要想辦法賣出去。

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二人一番商討,最終決定在沒有充裕的資金以及相關人手的前提下,暫時走尋求代工這條路子。

這也是大多數實業公司起步發展的路子。

他們倆討論的熱火朝天之時,身為上市公司海牛電業,釋出的一份專利使用合同公告,在市場上逐漸引起話題。

與此同時,得力、奧美、以及兩家相關領域的外企公司三信、德索集團也漸漸開始關注有關訊息。

這幾家都是全球無線充電領域的龍頭企業,手底工程師都不是庸才。

在查到凡仁那堆相關專利後,一個個相關團隊則是對其展開了實驗。

海牛做為上市公司,他們所作所為都會受到股民的監督,不可能隨隨便便就簽下一個價值高達五億的技術專利合同。

至於劉軍上門談判尋求合作這件事,則都被各個負責接待的經理心照不宣的隱瞞了下來。

他們總不可能自己說是他們把對方當成騙子趕走了吧,這可是重大失職。

隨後,這些公司的工程師們依照著專利說明仿製出來的產品資料一個個擺到這些企業高層案頭。

這其中由在無線充電領域技術實力最為雄厚的三信集團最為震撼。

這份專利並不是專利海洋中無數垃圾中的一份,而是一份切切實實有作用,並且吊打他們在研‘400v無線充電’專案的存在。

資本的反應是非常迅速的。

很快的,‘星海科技’裡裡外外的資料都被擺上一個個公司高層案頭。

註冊資金五萬,成立時間三個星期。

公司法人:凡仁

孤兒,畢業於南科大學,在讀期間獲得多項國內競賽排名及獎金。

公司總經理:劉軍通訊領域某供應商之子。。。

來不及驚歎,各個企業的工程師透過相互之間的交流發現,星海科技的這份無線充電技術專利,好像沒有其他可以繞過的方案。

這個時候,他們再也坐不住了。

因為在他們先前,海牛已經率先拿下了技術授權。並且先期只花費了一個億而已。

一步慢,步步慢。

市場就擺在那裡,你不去佔領,總有人搶破頭想著去佔領。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