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火種

第96章 那一束光

星海核聚變實驗室。

這裡雖然處於戈壁中,但距離星海航天基地並不遙遠,而且也並非一直處於閒置狀態。

早在數月前,在凡仁的指導下,數個分類專案就在此動工,開始進入工作狀態。

不同於一開始決定獨自研發的想法,現在的實驗室內進駐了大量的大夏官方科學家。

而做為該實驗室的主要投資方,發起方,技術負責人。凡仁對這座實驗室有著絕對的權利。

第一批採集自月球南極,艾特盆地處的凡晶石礦已運抵實驗室,並且成功提煉出將近3噸的三鈦合金。

花費近700億,凡仁終於等到了這種散發著銀色光芒,有著極高強度的超強金屬。

核聚變過程中,產生的巨大能量,如果沒有提前做好安全有效的預備,一個小小的反應堆,足矣將這處實驗室夷為平地。

唯一的優點,就是這一過程中,沒有太多放射性物質存在。

這也是凡仁必須要等到三鈦合金到手時,才能進行的整體核聚變工程研究。

有了這種超強金屬以用作容器壁,聚變反應產生的巨大能量將被死死限制在容器內部,不會有外溢危險。

而即便如此,整個團隊在凡仁的要求下,依然不厭其煩地設計了包括容器壁在內的,三層保護裝置,以確保實驗的萬無一失。

這批次三鈦合金很快的被加工成他預想中的容器壁模樣,並且組裝完成。

而與此同時,凡仁驚奇的發現,有了三鈦合金後,高壓無線電技術也再次迎來了質的提升,可以基本完全代替反應堆中一堆亂七八糟的線束,從而使反應堆的複雜程度大大降低。

實驗進行到這個時候,由大夏提供的氘和氚兩種反應所需要用到的燃料也被注入到反應爐中的靶丸內。

點火方式,凡仁選擇了目前行業內早已成熟的慣性約束鐳射點火技術。

這種技術是將高強度鐳射照射靶丸外圍,從而使其表面產生高溫高壓的等離子體。

這個時候,這些等離子體會迅速向外膨脹,從而產生強大的反作用力。

緊接著依靠這種反作用力迅速靶丸的外層物質,並將內部的核燃料向內擠壓,形成極高的溫度和壓力環境,從而觸發核聚變反應。

凡仁停了下來,在他的要求下,一眾平均年齡比他大的多科學家們,不厭其煩的一次又一次地進行著反應堆的安全性測試。

安全這一點尤為重要。

在他的設想中,可控核聚變反應堆,將來會逐漸小型化,並且走入普通人的生活中,從而以代替石油這種目前僅可能存在於地球的特殊產物。

一段時間後,實驗室內所有的科學家都齊聚大廳內,目光匯聚在巨大顯示屏內的反應爐上。

今天是首次點火測試的日子。

其實到了這個時候,他們這些在高能領域沉浸多年的科學家們,都已經能預感到實驗結果並不會有太大失敗的可能性。

不僅僅是他們,很多有相關知識的人都知道,限制可控核聚變程序的最大阻礙,就是沒有一個能安全封閉反應堆的容器壁而已。

恰恰相反,氫彈就是個特別好的例子。

它不需要考慮這一點,在設計氫彈時,只需要考慮如何將彈頭中的氘和氚兩種燃料儘可能的多放,以期它能產生儘可能多的爆炸能量。

而現在,這種材料出現了,並且凡仁又異想天開的提出:在提煉三鈦合金過程中,將有著高強度的碳奈米管融入其中,以此來進一步提升容器壁的硬度,以及抗高溫的效能。

他們在看到這種新型材料資料的第一時間,就能大概判定,實驗成功可能性已經極大提高。

可以說,如果這種金屬製成的容器壁的效能資料沒有作假的話,那麼此次試驗必將成功。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