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這個扶持資金也不是直接發錢,而是透過企業稅收補貼、購買土地減免、企業貸款利息減免等方式來抵扣。可以說科技部在防止企業鑽空子上,也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雖然不是直接發錢,沒有那種直接撿錢的快樂,但康馳也算知足了。
反正只要拿到獎勵,這些錢遲早也會透過各種補貼方式,變成真金白銀回到他手上。
想到這裡,康馳立馬忍不住打了個電話給公司的人事部,詢問最近的招聘進度。
大漢矽業的招聘在很早之前就已經開始啟動了,只不過因為這次招聘的要求比較高,工作場地又還是鋼城那種相對偏僻的小城市,所以進展緩慢,還有著大量的職位缺口。
“裝置技術工程師和測試工程師等職位收到的簡歷,已經是計劃名額的十倍了,程式工程師也有差不多五倍。”
“我們昨天已經進行了線上影片初試,目前符合您要求的,除了程式工程師還不夠滿額外,其它職位都已經超額了。”
“這麼多?”康馳聽後,有些驚訝地問道,“前幾天不是還沒什麼人投簡歷嗎?”
電話那頭的人事主管笑了笑:“我一開始也很好奇怎麼突然這麼多人投簡歷,所以昨天初試的時候特意問了一下,原來他們都是在看到你發的論文被吳院士高度認可,並上了華國青年報後,才決定過來我們大漢矽業試試的。”
“哦,原來如此。”
康馳恍然大悟。
沒想到這件事,竟然還有這樣的意外收穫。
想想也是,一個毫不起眼的新公司,在毫不起眼的小城市,哪怕它能開出略高於市場行情的工資,也很少有人感興趣。
畢竟這些都是高技術人才,很多時候看重的不是短時間的工資多少,而是企業的發展前景以及職業的上升渠道。
而這些問題,在康馳有了吳院士的背書後,一切就突然變得迎刃而解了。
“剛剛我也正想給您彙報情況,看看您什麼時候有時間,我們來安排最後的線下面試。”
康馳思索了片刻,考慮到面試人員要從全國各地過來,得預留足夠的時間,於是最終把時間定在了大後天上午。
至於大漢矽業一期工程的招標,也進入了最終的評選環節,康馳思慮再三,最終還是決定把工程交給了一家鋼城的本土建築公司。
一方面是因為一期工程,主要用於單晶爐的研發製造,不像拋光打磨等環節需要搞無塵無菌車間,所以建築的結構相對簡單,普通的建築公司完全能勝任。
另一方面,也是考慮到工期比較緊,外地企業調動資源可能會浪費一些時間。
畢竟現在擺在他面前的,是科技部給出的三十億蛋糕,動作越快,切下來的蛋糕就越大。
時間就是金錢!
有這個想法的,當然不止是康馳。
矽信科技的董事長劉興東在看到科技部的發文後,也立即就行動了起來!和康馳不同的是,他們對矽片的研發已經有了幾年的時間沉澱,在多個環節也取得了技術突破,只不過之前因為沒有形成完整的技術鏈,遲遲沒有公佈而已。
但如今在看到科技部給出的蛋糕後,哪裡還有耐心憋大招?他們當天就開始著手,對一些取得技術突破的環節寫申請,爭取趕在他人之前,先切下幾塊嚐嚐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