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強國從升級鏡頭開始

第98章 不小心改過頭了

刷經驗的計劃因為續航問題導致失敗,康馳只好耐心等待著剩餘的零部件和材料,好在等待的時間也沒有太久,第三天基本就到齊了。

於是康馳又開始閉關,對消化乾餾模組展開實驗研究。

消化模組康馳採用的,是撫順乾餾法,這是全球四大油頁岩乾餾工藝之一,最早出現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

它的優點是乾餾爐的結構簡單,非常耐造,對品位低的油頁岩,也能完成乾餾採集,缺點也很明顯,就是每次處理的頁岩量小,油收率只有65%,還會造成大氣汙染。

不過後來撫順礦業集團,對撫順爐進行了技術升級,加強了自動化程度,油收率也提高到了80%,在環保、節能和體積方面,也都有了極大的改善。

其實無論是華國的撫順爐,還是m國的派拉霍爐,以目前的工藝來說,都不適合直接裝在採油蟲上,

因為這些乾餾法有個共通點,就是都需要透過燃燒頁岩,來獲得乾餾溫度,而要在幾千米深度的地底燃燒,不但氧氣是個大問題,也有違康馳費電省油的設計初衷。

所以,乾餾爐只是個引子,只是先讓系統知道自己造的是什麼,然後把剩下的難題都交給系統升級完善……

隨著康馳小心翼翼地完成組裝,熟悉的系統面板再次彈出了。

【物品:微型頁岩油乾餾爐】

【製造者:康馳】

【物品等級:1】

【經驗:0/100】

【物品狀態:完好】

【解析專案:無解析項】

【通用經驗:6308】

【精通點:50.6】

還好,這次沒出岔子。

看著桌面上這個只有80cm高,像個保溫杯的迷你乾餾爐,康馳心裡也不禁有些感慨。

這玩意要是以前,哪怕他能設計出來,光是搓精密零件就是個頭疼的問題,但現在,他可以直接蹭大漢矽業的研發團隊和裝置,讓他們成為自己的零部件製造中心,大大降低了裝置製造的時間和難度。

就,很舒服。

雖然系統已經彈了面板,說明這臺乾餾爐確實能夠提煉石油,

但康馳還是忍不住想實際測試一下,於是又拿出了幾塊託嚴輝找關係買來的油頁岩給碾碎。

從外表來看,油頁岩和普通的岩石沒有太大的區別,如果含油量比較大,則是呈現黑色,如果含油量比較小,則可能是褐色甚至白色。

雖然看起來像普通岩石,但這玩意裡面是真有石油的,用火就能直接點著,

而如果用液壓機去壓,卻又不見得能壓出石油,必須得用乾餾爐提煉出來。

這就是m國和華國的頁岩油比較明顯的區別了,

m國目前開採的頁岩油,大部分都是含油量比較高的岩層,深度也淺,就像是吸滿了油的海綿,可以用裂壓法相對輕鬆地把油擠出來。

但華國的油頁岩大部分沉積相變快,非均質性強、熱演化程度低,含蠟量又高導致流動性差,開採難度普遍更大,目前的開採方向是,對少部分富油頁岩用裂壓法擠油,對深度比較淺的油頁岩,則是直接挖出來進行乾餾取油。

乾餾法看似落後原始,其實反而適用性強,只要能解決挖掘成本和環境破壞問題,或許它才是最適合華國頁岩油開採的方法。

碾碎好油頁岩後,康馳開始手動倒入乾餾爐頂部的進料口,然後接通電源按下了啟動了裝置。

由於裝置是全密閉的,康馳無法看到具體的乾餾過程,只能根據設計原理,大概猜測它的工作進度。

過了五分鐘,爐體的溫度明顯開始上升,這是因為撫順乾餾爐一般都是20個一組,共用一個冷凝器,而康馳只是簡單測試,不會讓它工作太久,所以壓根沒給他裝上冷凝器。

隨著爐體的溫度越來越高,出油口終於開始有黑色的濃稠液體溢位,流進提前準備好的小容器裡。

整個乾餾的過程,持續了大概十多分鐘,最終成功收集到了30ml的石油,其實如果持續往裡面加料,十分鐘估計最少能收集到100ml,但因為沒裝冷凝器,康馳不敢繼續加料,

不然估計得炸……

事實上,康馳早就遠遠地躲在了一塊鋼板後面,待乾餾爐停止工作,溫度降得差不多了,才敢靠近檢查收集到的石油。

嗯,味道很正宗,像發臭的雞蛋。

接下來,就是把20個乾餾爐和冷凝器串聯在一起,然後安裝到採油蟲中間那節消化模組上。

這個過程康馳忙活了四天還沒完工,直到方啟明忍不住打電話過來,詢問康馳生產線的情況,康馳才想起這檔事。

“已經好了,你隨時可以過來拉走,對了,過來的時候,順便把鍍膜機也給拉過來。”

“啊?鍍膜機也要升級?那豈不是還得輪流放假?”

“有假放還不好麼?”

“呃……員工當然開心,但我壓力大啊。”

“放心,科技才是第一生產力,等看到升級後的裝置,你就沒壓力了。”

方啟明以為康馳這麼說只是安慰他,畢竟康馳之前都說了只是小升級,

而且這改良的工作才耗時一個多星期,能有多大的提升?

然而,當方啟明來到康馳家,看到這臺完全改頭換面的鏡片製造機後,才發現自己簡直太天真了!回想到第一次進入大秦光學的倉庫,看到那密密麻麻的零件、線路和裝置的場景,他突然悟了,康馳的話,伱永遠只能信一半!“我記得你說這只是小小地升級改良,不是很大的工程……”

“嗯……改著改著,就不小心改過頭了唄。”

康馳隨便找了個理由應付了過去,

反正這房子每個角落,都是他親自設計監督的,外層是用的電子防盜,裡面則直接採用最簡單樸實的物理機械結構防盜門,只要兩層門一關,誰也不知道他在裡面幹了什麼。

接著,康馳又向方啟明介紹了一下升級後的裝置使用方法,此時的方啟明,也已經不再是那個對鏡頭製造一竅不通的愣頭青了,

聽完康馳的介紹後,他更加清晰的意識到,這臺裝置不僅是外形改變巨大,裡面的功能結構,更是脫胎換骨,絕對達到了國際一流水準!有了這臺鏡片製造機,造顯微鏡、瞄準鏡啥的,簡直不要太輕鬆!

這讓方啟明的心不禁開始火熱了起來,都有點迫不及待地,想要立即實際試一試效果了。

“你拉回去後,讓研發團隊根據不同的鏡片要求,多嘗試幾種原料配比,有問題隨時打電話給我。”

方啟明點了點頭,突然又問道:“這都是你讓大漢矽業那邊,幫忙造的零部件吧?”

“嗯,怎麼了?”

“花了多少錢?要不要我這邊向大漢矽業付款?”

“嗯……”

康馳這才想起,大漢矽業還有兩個股東,自己這麼蹭大漢矽業的資源,確實有點佔小便宜地嫌疑……

而方啟明能想到這點,也足以證明,他雖然已經成長了很多,但骨子裡,還是那個誠實本分的小夥子。

當初康馳對他提出邀請,其實就是看中他這點性格,覺得用得比較放心。

另外,能提出這個問題,也說明他真的是站在康馳的角度,來思考問題,不想讓他難做。

還是讓康馳挺欣慰的。

他拍了拍方啟明的肩膀:“多謝提醒,回頭我讓大漢的財務拉個費用清單,你這邊可以先欠著,以後財務寬裕了再還,估計改造完三臺機器實際也就花個幾百萬。”

“嗯,好的。”

方啟明走後,康馳又如法炮製,對新拉過來的鏡片鍍膜機進行了一次升級。

升級後的鍍膜機,只比之前稍微大了一圈,感覺就像是換了個白色的面板,康馳在經過一番瞭解後,發現它的外表雖然變化不大,但效能卻提升了不少,

最明顯的就是,鍍膜的種類多了,可選的鍍膜型別有增透膜、介質高反膜、金屬反射膜、偏振膜、防水膜等近十種之多!

而且除了鍍膜的種類變多,還可以在同一塊鏡片上,迭加最多三種鍍膜層!

有了這種多層鍍膜技術,再加上鏡片材質的升級,大秦光學接下來的鏡頭產品,在畫質上肯定不會輸給索霓他們。甚至如果除錯得好,說不定連蔡司都不是對手!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