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強國從升級鏡頭開始

第8章 工藝解析

豆大的冷汗從額頭冒出,一滴滴地滑落。隨著資訊的灌注結束,又過了十幾秒疼痛感才漸漸退去,康馳過了好一陣才緩過來。

這次解析的副作用比上次強太多了,但一切都是值得的!因為他得到了關於這支二代鏡頭從開模、切割、拋光、鍍膜、組裝和校準測試的一整套生產資料。

而且這條生產線是完全為這支二代鏡頭量身設計的,不存在效能不足或者過剩的情況,只要康馳能搓出來,再進行簡單除錯就能投入高效率生產!

只可惜,康馳雖然知道這些裝置怎麼做,但卻不能理解為什麼要這麼做。

就像修車工能修好車,卻設計不出一輛車,兩者的知識鴻溝是巨大的。

這些問題可以慢慢解決,如今的當務之急就是把這條生產線自己造出來。

有了刻在腦子裡的設計圖,這些看似高階的裝置在康馳看來已經不再神秘,只需要採購到相應的材料和零件,他就能親手打造出來。

而且親手打造出來的生產線,後續也能進行升級,這才是打破外資對數碼相機領域壟斷地位的關鍵!

其實島國的廠商能在數碼相機領域制霸全球,靠的並不是什麼產品的技術儲備。

就數碼相機和鏡頭的技術而言,國內在頂尖光學裝置上其實並不落後,比如天上飛著的偵查衛星,上面的光學裝置就比民用級的相機鏡頭牛逼得多。

那為什麼明明有這個技術,卻在民用領域被島國按在地上摩擦呢?

關鍵就在生產線上。

偵查衛星上的高階光學裝置成本動輒千萬上億,科研單位可以手工打磨製作每一個零件,不惜成本地攻克每一個難題。

但民用領域就不一樣了,需要考慮到成本問題。

島國的廠商以其高階的生產線技術,可以大批次、高質量地生產民用級的相機鏡頭,而這些生產線的科技分支,華國暫時沒有精力和金錢去爬。

一個多世紀的落後,需要追趕的東西太多了,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

沒有國家宏觀層面的扶持,想要透過民間的市場行為來補齊這塊短板太難了。

從剛剛查過的裝置價格來看,這完全就是虧本的生意,而且這還只是入門級的裝置,只能生產一些低端產品;真正頂尖的生產裝置,市場上根本就買不到,得靠企業自己投資研發。

拿索霓來說,他們在相機領域的研發投資動輒就是每年幾十億美元,國內有哪個資本願意碰?

何況還是在手機對專業相機市場擠壓越來越嚴重,索霓、嘉能、倪康、松霞等大神在這片存量紅海神仙打架的情況下。

總之按照原本的形勢,國內的這塊短板不知道猴年馬月才能補上。

但如今有了大秦光學這個攪局者,一切都即將發生改變!

……

“我去,怎麼就沒貨了?”

“每天才放十個?”

“這麼快就玩飢餓營銷了?”

“可惡,還沒做強做大就飄了啊!”

“有沒有一種可能,他們真沒這麼大的產能?”

“這不明擺著的麼?大秦的鏡頭都是老闆的手工貨,突然這麼多人買哪搓的過來?”

“難怪做工這麼差,原來是手搓貨!”

“要一個月才能發貨?心急黨趕緊溜了,我怕等出心髒病……”

“……”

大秦光學限量銷售以及延長髮貨日期的做法,讓大量慕名而來的顧客失望而歸,

這些顧客被李晨的影片吊足了胃口,結果卻搶不到貨,心裡難免有些怨氣,

於是他們又重新匯聚在了影片評論區,對大秦光學展開了口誅筆伐……

大家看完記得新書投資哦~。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