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強國從升級鏡頭開始

第4章 二代上新

系統直接升級的鏡頭,機身做工和大廠做的塑膠鏡頭都差不多了,以康馳目前的條件顯然是做不出來的。

所以他直接在一代鏡頭的基礎上,稍微改良了結構,讓它能夠適應更加厚實的雙合消色差透鏡就行了。

【物品:大秦光學50mm f1.4鏡頭】

【製造者:康馳】

【物品等級:1】

【經驗:0/100】

【精通點:1.4】

【物品狀態:改良,可解析】

嗯,粗糙塑膠的做工,賣相還是有點慘……

但其實裡面裝的,已經完全不是一個東西了。

有點拖拉機裝上汽車發動機的感覺。

接下來就是進行拍攝測試。

康馳用改良後的鏡頭,對著幾張測試卡拍了幾張照,然後又換成索霓的50mmf1.8拍了幾張用來做對比。

索霓的50mmf1.8,在50毫米的人像定焦鏡頭中屬於入門級,價格大約在3200左右;更高階的50mmf1.4gm鏡頭,則直接來到了兩萬的價位區間……

價格比康馳原本的世界還誇張。

就這樣,索霓釋出新品的時候還經常搞飢餓營銷,說什麼產能不足,其實就是讓使用者加價買,這其實就是和經銷商打配合,讓經銷商能賺更多錢,從而心甘情願地賣力炒作吹噓索霓產品。

其實不止是相機鏡頭,還有汽車、遊戲機之類的,都能被他們炒成理財產品。

比如雷車,曾經加價80萬才能買到……

島國的廠商把這套玩得可謂是出神入化。

不過歸根結底地說,還不是國貨不爭氣。

國產車崛起後,島國車別說是加價了,打骨折不是也擋不住銷量的頹勢嘛。

所以說,打鐵還得自身硬。

康馳把相機裡的照片複製到電腦後,開始仔細分析鏡頭的成像效果,並與索霓50mmf1.8拍的進行了對比。

色散控制、影象紫邊控制、中心銳度表現都不錯,基本達到了索霓在50毫米入門級的成像效果。

唯一的額缺點,就是邊緣畫質的銳度衰減比較厲害。

但索霓的50mmf1.8足足有5組6塊鏡片用來矯正光線,康馳這隻鏡頭只有1組2片,所以無論是成本還是價效比,兩者完全不是一個級別的。

只能說各有優勢,兩者的使用者也不是同一類人。

康馳現在要做的,就是好好經營和拓展自己的使用者,不斷提升產品質量和效能,用超高的價效比慢慢滲透和改變崇洋派、原廠黨對國產鏡頭的態度。

確認自己的手搓雙合消色差透鏡有效後,康馳開啟了電腦,準備編輯產品資訊,把二代鏡頭給上架了。

結果他剛開啟掏寶,一連串的訂單資訊就彈了出來。

126個訂單?臥槽!

這什麼情況?康馳第一反應就是碰上惡意刷單退貨的了。

他這店鋪才開了半個月不到,店裡也只有一款50mm定焦的商品,因為只是試水,還沒來得及做推廣,所以累計銷量也才五十多。

這一晚上沒上,怎麼就爆單了?

康馳疑惑的開啟了評論區下面的‘問大家’板塊,果然在這裡找到了蛛絲馬跡。

“在小破站看影片過來的,用過的說一下,畫質真的那麼差嗎?”

“玩具而已,談畫質你就輸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