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強國從升級鏡頭開始

第59章 強強聯合

申城,申城矽產業集團總部大樓。

在一箇中型會議室內,正舉行著一場特別的秘密會議。

來自國內的多家半導體級矽片研發公司和技術團隊,被申城矽產業集團低調邀請至此,共同商討一個話題:關於如何響應國家號召,積極推動國產矽片研發製造程序,貫通矽片產業鏈的交流渠道,避免無效競爭而導致的資源浪費。

說白了,就是大家這段時間都已經各憑本事,把大招放了,該拿的錢也已經拿到了,

現在是時候坐下來,討論一下剩下的錢怎麼分了。

會議由申城矽產業集團下屬子公司,矽信科技的董事長劉興東主持。

經過了一上午的磋商,這些佔據國內矽片研發製造領域90%多份額的大佬們,終於初步達成了共識,同意強強聯手,協調資源,力爭在一年內攻克12寸矽片製造,拿下剩下的二十多億補貼!雖然有了初步的共識,但要真正執行起來,還有非常多的細節需要協商,比如最重要的議題,就是如何切蛋糕,是按照各自當前的實力來切,

還是根據後續研發中,各自的成果來分?實力小的公司和團隊,一旦加入這個聯盟,就能直接得到了大量共享技術,這本來就已經是天大的好事了,在切蛋糕方面,他們壓根就沒有話語權。

甚至考慮到一旦技術同盟攻克了12寸矽片,那所有人都有了製造它的技術,所以不止是二十多億的扶持資金,還有未來的市場要怎麼分?這才是重中之重!這場會議在經過了漫長的拉鋸戰,才在各自都做出妥協和退讓後,最終達成了一致。

當天,申城矽產業集團,便正式向媒體公佈了這一重磅訊息。

訊息立即在各界引起了一定程度上的熱議,對於普通大眾來說,除了一句臥槽,國產矽片有望之外,倒也沒太多可說的,

畢竟這東西和生活關聯度不高,一般人也不瞭解。

而對半導體領域,則無疑是一針強心劑,

這麼多大佬牽頭搞聯合,短時間內拿下矽片製造的可能性,明顯就高多了。

對此,中芯、華虹、紫光等業內企業,紛紛發去賀電和美好祝願。

要說國內誰最怕矽片斷供,首當其衝的肯定是這些晶圓廠了,

矽片是他們的原料,是他們的命根子,

沒有矽片,再牛逼的光刻機也得歇菜,所以他們巴不得這些矽片公司聯合起來搞研發,幫他們把架在脖子上的刀挪開……

至於更高層,科技部的領導們,在得知這個訊息後,則是喜憂參半,首先,事肯定是好事,但他們這麼一搞,科技部設立的專項補貼,不就直接變成了他們的囊中之物了嗎?本來是想設立獎金,激發大家的研發激情的,

現在他們都聯合起來了,激情會不會因此消退?甚至消極怠工?

這都說不準。

另外,還有個讓呂首長有些不悅的,是他沒有在聯合名單上,看到大漢矽業的名字。

顯然,這個吳院士向他大力推崇的企業,被排擠在外了。

不過他對此也不好說什麼,哪怕吳院士再看好這個康馳,大漢矽業也只是個初創企業,目前又沒什麼拿得出手的成果,申城矽產業沒有邀請他們,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至於康馳,因為在鋼城埋頭協調各組的工作,壓根沒有關注到這個勁爆訊息,最後還是吳院士打電話過來才知道。

“你也不用氣餒,以你們現在的體量,就算參與進去了,其實也佔不到多少好處。”吳利鴻好心安慰道,“只要按照你那篇論文的思路,埋頭驗證下去,我相信一定可以取得一定的成果。”

“嗯,我知道了,老師放心,這種事我根本不介意的。”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