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春

第73章 兵種剋制

靠誰都不如靠自己。

想要活的長久,就得讓自己夠優秀……

……

到了校場,李承志先把什長以上的軍官全部召集了起來。

再一看,竟然大部分都是李氏丁卒。

又仔細問了問,也沒出李承志的預料。

李松已將基礎陣形練的很精熟了。

比如《孫臏十陣》中的疏陣、數陣,圓陣。

別以為基礎陣形就是呆陣,是站在那裡不動的。

恰恰相反,越基礎的東西越注重變化,士兵要連陣都不會換,那等到交敵的時候,只有死扛和崩潰這兩條路可走。

比如槍兵遇到弓兵,更或是弓騎,在無車盾保護的情況下怎麼辦? 只能儘量將陣形疏散開,以減少傷亡。

數陣則相反,如步兵遭遇重騎,只有結成嚴密陣形防禦。

圓陣更講究變化,要根據敵人的主攻兵種臨時做出應對。

大致就是盾克弓,弓克槍……

因此,換陣只是古代基層軍官,以及基層軍事組織最基本的素養和要求。

至少你要做到一聲令下,你麾下的兵卒都知道自己該往哪裡走,該站哪個方位,是前進還是後退,走多快才不會踩別人腳後跟,或是不會被人踩……

所以,李承志從來沒有想過靠練幾步佇列,來場閱兵就能震驚古人。

你把老祖宗當傻子糊弄呢? 基礎的疏陣和數陣都不用看,就跟軍訓時的“前後左右散開”、“集合”差不多。

李承志主要看的是圓陣。

他讓隊主,什長各回各部,又將這一旅士卒集合起來演練了一下。

擺的是最常見的三軍陣,前後是前峰、中部、後曲。左右是中軍和左右兩翼。

陳形是攻是守,要看前後左右各列的是什麼兵種。

李承志瞅了瞅,好像只有弓、盾、車、槍,還有七八架投石機。

演練了近一個小時,換了七八次陣,有攻擊陣形,有防守陣形,五百人的方陣基本還算整齊。

但李承志越看越覺的熟悉。

這不就是《全戰》中的萬金油陣形麼? 不過多了好多變化,會根據是攻是守,將各兵種來回互換。

好像少點什麼? 李承志仔細一瞅:騎兵呢? 他看著李豐:“如果接戰,騎兵在做什麼?”

“遊戈,或是等敵潰時追擊……”

“如果敵方也有騎兵呢?”

“看數量多寡。若是少,自然以車防之,以弓克之,若是多,就只能死戰……”

死戰?

潰敗還差不多吧! 這確實是個死結,不然騎兵也不會被稱之為兵中之王。

打敗騎兵的,只能是騎兵,就如漢武帝一樣。

李承志捏了捏下巴,看著佔比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槍兵說道:“如果敵方全是槍兵,除了以弓、槍剋制外,再有沒有辦法?”

“沒有!”李豐很堅定的搖著頭。

怎麼可能沒有?

李承志的眼睛越來越亮。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