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科技樹振興中華

第62章 購買石油和研究糧食產業鏈

這可不是有錢,就能夠購買到的東西。

“難道要找遍整個國內嗎?”“可是我沒有那麼多時間啊!”

沉思良久之後,周文華也是深深的嘆息了一聲,嘀咕道。

不過也是在這個時候,他卻是突然記憶起了後世他最尊敬的雜交水稻之父,好像是在不辭辛苦、跋山涉水、走遍國內之後,在水稻揚花季節,在安江農校和附近農田的茫茫稻海中逐穗尋覓雄性不育水稻。

最後從“洞庭早秈”品種中發現了第一株雄性不育株!從而為攻克雜交稻育種難題,跨出了關鍵的第一步。

““洞庭早秈”?”

“對啊!也許需要組建一支專業的種植水稻的團隊,專門在‘洞庭早秈、和勝利秈,以及矮腳南’這些水稻品種之中,進行尋找“天然雄性不育株”等株種的!”

“只要確證為花葯不開裂的,就可以視做雄性不孕植株,並且可以加以標記。”

“然後採用盆缽育苗,分系單本移栽,每個株系種植一小片的地方,然後在它們的隔壁,也是同樣種植一片同品種的正常植株來嘗試一下,採用花粉染色法,和套袋自交的方式,來看看能夠不能夠初步建立人工雜交結實!”

“對!就先看一下這樣的方式,有沒有效果!”

“不過還是先要想辦法找到更加多的“天然雄性不育株”,才能夠進行雜交水稻的研究!”

“而在雜交技術被攻克之前,我還是先要進行大量種植土豆馬鈴薯這些高產的,能夠飽肚子的植物,來維持一下溫飽吧!”

“當然水稻,和小麥也是需要種植的!”

“因為這些植物,都是可以利用化肥,和種植技術這些方式,來提高產量!”

“如果現在我能夠再次翻看一下《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就好了,可惜現在這個時代卻是沒有這樣的好東西,可以進行翻看了!”

當週文華一想起“天然雄性不育株”的時候,他就在自己的房間裡面一邊渡來渡去,一邊喋喋不休的思考道。

要知道日後的雜交之父,可是用人工方式頭頂著似火驕陽,行走在茫茫的稻海之中,找了十幾萬株水稻,甚至更加多株水稻,才好不容易找到了三棵雄性不育株,可以預見到這一專案的工作的難度,是多麼的高難度,而且還需要一定的運氣和專業的技術,以及專業的知識,才能夠完成的!

所以周文華不能夠只依靠這樣高難度的尋找工作,來解決當前的糧食問題的,所以他感覺還是從最為實際的方式進行起步,那就是大量種植土豆馬鈴薯,和番薯這些來暫時填飽肚子!

當然水稻,和小麥也是需要種植的。

一想通了這些之後,

周文華就再次燃燒起了搞好糧食產業鏈的雄心壯志了,他希望能夠為那些捱餓的人們,作出一點點的貢獻。

要知道在戰爭前期,和戰爭期間,甚至是戰爭後期,死在餓死的路上的人們,也是數不勝數的,實在是讓人觸目驚心。

溫飽問題,是一個大的問題。

所以打造萬畝高質量綠色生產基地,在後方那裡打造萬畝水稻,玉米、大豆、紅薯和土豆馬鈴薯的開種的種植基地,甚至是建立農科院,都是周文華當前必須要去儘快完成的事情。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