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眼赫德蝦在海床上畫出的形象中,直螺角石形象與此前的疑似短棒角石等早期角石類明顯不同,殼體長而直,且根據下方代表奇蝦屍體圖案扭曲的外形,他猜測可能是代表被直螺角石用殼體刺穿並撕裂。
此前的短棒角石類似物圖案,大抵就是代表著直螺角石巢群原始的樣子。
而這之間,除去自然進化,恐怕是角石巢群的母巢吸收了劍魚形赫德蝦的基因序列,為後來的直螺角石個體提供了參考。
這似乎也能解釋為何直螺角石個體同樣喜歡用圓錐形的殼體發起衝鋒突刺,如果說它們曾經遭遇過奇蝦巢群的劍魚形赫德蝦,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還成功擊殺了一隻提取基因序列,那自然會發展出類似的戰術。
不過,相比劍魚形赫德蝦的泳足,角石的噴水推進系統雖然速度有餘,但機動性不足。
因此,它們只能直愣愣的穿刺,而無法像劍魚形赫德蝦那樣穿刺與劈擊結合,小規模戰鬥中,靈活性受限。
但在大規模叢集戰鬥中,這個劣勢就顯得不是那麼致命了。
一如此前林易分析的,規模越大的戰鬥,對劍魚形赫德蝦與奇蝦巢群越為不利。
思索間,三眼赫德蝦還在用附肢在海床上繼續刻畫著。
下一幅畫面,是大量直螺角石與劍魚形赫德蝦迎面對沖,隨後劍魚形赫德蝦大量身亡。角石群中,還夾雜著向四周延伸著角石殼體的巨物-顯然是漂浮母巢。
此外,這幅畫面中,還出現了橢圓形前端向斜上方畫著三個圓的圖案,且出現在畫面上方,似乎是代表著三眼赫德蝦。看來將其作為偵查手段的戰術在那時已經出現。
下一張畫,則是一條橫線,橫線中部陡然向下拉伸出一個銳角,似乎橫線代表海床,而銳角代表海溝。畫面上,劍魚形赫德蝦與普通奇蝦正向著海溝游去。
林易猜測的果然不差。奇蝦巢群正是在與直螺角石巢群的競爭中落敗,才被迫遁入海溝,躲避直螺角石的追殺。
下一幅畫面,就是林易到來,劍魚形赫德蝦與兵蠆群大戰的場面。
而隨著三眼赫德蝦畫完最後一筆,奇蝦巢群從中奧陶紀流星事件至今的故事便大概算是完整的呈現在林易眼前。
想著,林易也控制工蠆用螯肢在海床沙地上刻畫起來。從開拓母蠆遭到成體直螺角石襲擊,到與直螺角石巢群的生死決戰,都一一呈現在對方面前。
雙方就這樣完成了初步交流。工蠆與三眼赫德蝦五目相對,對方的複眼中閃爍著光澤,不知在思考些什麼。
但林易接下來要表達的,才是交流的重點。
與奇蝦巢群的交流,他有兩個主要目的,一是想辦法獲得劍魚形赫德蝦的基因序列,二是與奇蝦巢群暫時結盟,共同對抗直螺角石巢群。
思索著,林易控制工蠆緩緩在海床上畫下與對方此前畫下的海溝同樣的形狀,並在海溝左邊畫上一個代表兵蠆的圖案,而在右側畫上代表奇蝦的圖案。
更左側,則是代表直螺角石的圖案正與代表兵蠆的圖案纏繞在一處,代表兵蠆與直螺角石交戰。而右側,代表奇蝦的圖案身下則被林易畫上了無數較小的圓形,表達奇蝦巢群暫時不參與戰鬥,大量產卵,繁衍生息。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