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史前四億年開始的蟲群進化

第30章 撿垃圾

海床。

濃濁的血浪漸漸散去,陽光重新透過水波,灑在這片淺海海床上。兵蠆被直螺角石角質喙撕扯成兩半的殘骸遍佈,引得大膽的底棲撿垃圾生物紛紛上前。

它們那原始的大腦不足以想明白髮生了什麼,也並不知道此前這片海域發生了可能可以載入史冊的史上第一場大規模戰爭-如果這個時代有什麼智慧生物記錄的話。

它們只知道,多吃上一口這些從天而降的食物,就能讓自己生存與繁衍的機率更大幾分。

但下一秒,光線突然暗了下來,一片陰影投下,籠罩在兵蠆屍體與那些撿屍的生物上方。

埋頭啃食血肉的各種底棲生物方覺不對,抬起頭顱,向上看去,卻看到了它們永遠無法理解的一幕。

幾隻濾洋母蠆五對划水足,扇形的扁平尾部與噴水推進系統共同運作,推動經過一段時間增殖,主體部分直徑已有五六米的漂浮母巢緩緩向前。

漂浮母巢旁圍繞的那一圈囊泡下,無數根向下垂著的羽毛筆狀濾食結構拖曳在身後,讓母巢看起來彷彿一隻巨大的水母。

無數工蠆正用螯肢夾在羽毛筆狀結構上-除去過濾水中的浮游生物,這些向下垂去的構造設計時本就考慮到了掛載工蠆。

到達此前的戰場上方,工蠆們紛紛鬆開螯肢,擺動著划水足,向海床遊動。

在底棲生物們的視角中,這一片黑壓壓的身影從海面而降,揮舞著螯鉗,向著屍體處殺來。

即使它們簡單的大腦也反應過來情況不對,膽小的立即奪路而逃,而迭甲迭的較厚的那些則不知是無知者無畏還是對自己的外殼有信心的迎向前來的工蠆群。

儘管工蠆的兩對螯鉗並非為戰鬥而生,僅僅是切割食物所用,但和一眾苦逼的撿垃圾同行可憐的附肢或口部相比,已經稱得上神兵利器。

對付這些撿垃圾同行,還用不上兵蠆出手。大量工蠆揮舞著螯鉗,將那些三葉蟲,短翅鱟和甲冑魚類等底棲生物一隻只撕扯成碎片。

漂浮母巢緩緩向囊泡狀結構中注水,過濾浮游生物的羽毛狀結構擺動著,讓本體緩緩向著海床降落。

而工蠆群紛紛用螯肢夾起兵蠆的殘骸,將其塞回母巢表面的孔洞中,回收營養物質。

剩餘的兵蠆則用鐮肢夾住直螺角石龐大的身軀,緩緩將其拖拽向海床上,漂浮母巢著陸的方向。

更多工蠆用螯肢撕扯起屍骸,將扯下的直螺角石血肉塞進母巢表面的孔洞中。讓母巢將其吸收。

隨後,有了食物供應,母巢表面的其他孔洞中,二代兵蠆個體開始蛹化,儘可能的補充此前一戰的損失。

又是兩座同樣大小的漂浮母巢在濾洋母蠆的推動下到達,在林易的控制下向囊泡內注水,緩緩下沉,垂下的羽毛狀構造上搭載的工蠆紛紛脫離,加入撿屍的大軍。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