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史前四億年開始的蟲群進化

第74章 地球OL測試服與直蝦

由於這些單細胞藻類在宏觀視角上看去實在是看不出區別,僅有一些聚整合團的能看出少許區別。

林易選擇的,就是一種會聚整合簡單多細胞團的藻類,姑且稱之為球藻。

這些球藻的適應性極佳,增殖速度也很快,是絕佳的食物來源。根據母巢吸收的結果,蛋白質含量也不差。

而偶爾聚整合團的特性也讓它們並不算難以收集,這片海域中就有一定的數量。而此時都被林易收集起來,等待母巢開發出新的結構。

但這些球藻的飼養,尤其是平時飼養時的容納與收穫時的收集,卻並不是那麼簡單的。

容納這些球藻的結構在筆石的囊泡狀結構的基礎上改進而來。而為了讓其獲得足夠的光照進行光合作用,林易在新結構採用了類似複眼外殼的透光外骨骼。

同時,為了兼顧代謝需求,這些結構將與外界有開口連通,而在開口處則以類似海林檎過濾結構的多條觸腕交錯攔截,以防內部的單細胞藻類隨著水波逃逸。

這些結構本就是為了過濾海中的浮游生物而生,如今用來過濾浮游藻類算是迴歸本職工作。

而囊狀結構的後方安裝了注水系統,當需要收穫,就將大量水從後方快速注入,將那些球藻衝到那層濾網結構上了,就能將大部分球藻收穫。

而少量並沒有被衝上濾網的漏網之魚剛好省去了補充這一過程,再一次開始增殖,直到下一次收穫。

而這樣的一圈負責培養球藻的透明囊狀結構正中,則與母巢透過類似消化道的管道連線,輸送營養物質。

最終,新結構的外形有些類似沒有須狀結構的筆石,但生著一條較長的尾柄與母巢連線。

而第一個這樣的結構已經開始增殖,內部則已經包裹進了一團聚整合多細胞結構的球藻。

這邊,林易測試全新的藻類培養結構的同時,另一邊,他卻也發現了有趣的事情。

意念一動,視線集中至迪克拉隕石坑附近-沒錯,又雙叒叕是迪克拉隕石坑。作為中奧陶紀流星事件中隕石主體的落點,這地方好像地球ol的測試服似的,從不讓人失望。

林易在蒐集藻類時,也搜尋了迪克拉隕石坑。而結果是,他在河流匯入的區域沿岸處,發現了原始的半陸生植物!而這卻並非最讓他驚訝的。後世的研究已經表明,在晚奧陶紀,部分沿岸地區確實有了青苔的存在。

雖然還未完全脫離水源,但它們也算是登陸的先驅者,漸漸開始改造陸地,為後世動物登上陸地打好了基礎。

最讓林易驚訝的是,除去植物,竟然還有些動物離開了孕育生命的海洋,向著陸地進發!

後世已知最早的陸地動物是呼氣蟲,一種類似後世馬陸的多足亞門節肢動物。而其出現的時期已經是志留紀,距離現在還有一段時間。

而呈現在林易面前的,卻並非類似的生物,而是還保留著大量水生生物特徵,看起來似乎並未脫離海洋的節肢動物。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