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畏兵蠆的出現,讓林易的蠆族巢群徹底和其他野生生物拉開了差距,但僅有強大的戰鬥品級是不夠的。
因此,在開發無畏兵蠆的的同時,全新的蛹囊母巢與內外雙骨骼系統讓林易製造出更為龐大的戰鬥品級的同時,也得以將此前的一些品級再次升級。
這一品級,便是在漂浮母巢誕生後,已經被暫時淘汰的開拓母蠆。
全新的開拓母蠆與無畏兵蠆同樣,安裝了內外雙層殼體組成的骨骼結構。這讓其體型達到了與無畏兵蠆同樣的級別,直逼十米。
但由於頭部的三對攝食附肢不及無畏兵蠆脫胎於五十槳戰船鱟的鐮肢發達,讓二代開拓母蠆的實際體型比無畏兵蠆還要略大出一截。
同樣的多層複合結構外骨骼讓二代開拓母蠆的殼體與無畏兵蠆同樣堅固,即使是成體直螺角石的刺擊,也未必能對其造成傷害。
此外,為了彌補板足鱟類複眼長在頭部上方,向下具有視野盲區的缺陷,林易將三眼赫德蝦的中眼基因片段整合進了二代開拓母蠆中的基因序列中。
並且,這隻中眼的位置被林易做了調整,朝向前下方,補充了開拓母蠆向下的視野盲區。
而外表上的其他方面,二代開拓母蠆與一代並無太大區別,依然是三對攝食附肢,五對槳狀划水足的組合。真正的區別,在其體內。
首先是與無畏兵蠆同樣的格納倉結構,但由於開拓母蠆沒有近身戰鬥需求,格納倉的容量得以更大。
且同時,二代開拓母蠆身體兩側可開合的甲片空間更大,甚至可以直接讓正常體型的工蠆進出。
因此,二代開拓母蠆的格納倉空間不僅能容納微化魚雷蠆,還能容納普通的工蠆。
這讓工蠆伴隨開拓母蠆時不再需要像此前伴隨一代開拓母蠆那樣用螯肢倒掛在其身下。
當然,二代開拓母蠆身下仍然保留了微小的鱗片狀凸起結構,供工蠆抓握,以便攜帶更多的工蠆。
為了達成這一目的,二代開拓母蠆自然也有來自胎盤基因序列的核心補給囊結構。
但不同的是,林易參考後世的空中加油機,為二代開拓母蠆安裝了兩根可伸縮的軟管結構,末端能直接與其他品級的口部連線,輸送營養物質。
這讓二代開拓母蠆不再需要透過產出營養卵的方法為其他品級個體補充營養物質,而是能憑藉這根軟管,以類似後世空中加油的方式直接將營養物質輸送至對方體內。
同時,吸收了直螺角石母巢的組織殘片,並加以分析後,林易終於做到了將母巢基因序列中的部分片段整合進了個體的基因序列中。
現在,二代開拓母蠆能直接產出一枚巨大的卵,讓其在原地孵化為一座新的母巢,而不再需要隨隊的築巢工蠆蛹化。
綜合起來二代開拓母蠆將成為巢群的多用途母艦,平日為巢群其他品級提供補給或擴張新的母巢,若需要,也能搭載大量微化魚雷蠆,作為“航母”加入戰鬥。隨後,林易又對普通兵蠆的基因序列進行了少量調整,主要是安裝了來自等刺蟲的毒腺,取代了原本的消化液毒囊。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