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還在嘲笑唐慶隆“居然要被逼著去療養”的楊偉民頓時傻了眼,“這裡還有我的事兒呢?”“畢竟單純就以兩個病例和一種手術來獲取院士頭銜,這個有點太牽強。”袁思平解釋道,“單純的術式探索不足以承擔院士頭銜,更何況你是內科醫生……醫學科學院那邊堅持說要考慮一下外科醫生的感受。”
這種彷彿嘲諷一樣的認真解釋直接把楊偉民幹沉默了。過了好一會,他才試探性的問道“那……這個分會日常工作誰來處理?”
“這是腦器官移植分會,目前就你一個成員。”袁思平頭也沒抬的找起了第三份檔案,這次尋找的時間似乎有點長,長到了他能夠再和楊偉民聊上兩句的程度,“短時間內這個分會不會再有會員了,要是有……那就來一個逮一個。”
話音剛落,第三份檔案出現在了袁思平手裡。他看了看檔案,然後皺起了眉頭。他縮著下巴,視線從眼鏡鏡片上方射出,在這份檔案上來來回回看了好幾次。
最後,老人家摘下了架在臉上的眼睛,扭頭朝著身旁的瑪麗院士問道,“你們真是按照重大報上來的?”
“要不然呢?”瑪麗院士用看傻逼的眼神看著袁思平反問道,“她的發現讓四十五億人的自殺身亡有了一個合理的解釋,在工作中還提前發現了量子釋能綜合症。她解決了大崩潰,還替我們先發現了另一種大崩潰——這樣的發現如果還算不上重大,那我們乾脆以後取消重大好了。”
瑪麗院士用筆敲了敲桌子,“別人我不知道,反正咱們這一屆所有的院士加在一起,研究專案都綁在一塊兒,影響都未必能遍及全球。我們按照重大申報,不是因為她的成就勉強夠得上重大;而是因為最高階別就是個重大。”
她氣鼓鼓的盯著袁思平,似乎聯合政府沒有設立比“重大”更高一級的獎勵級別,這完全是他的錯誤似的。
“好好好,重大就重大。”袁思平院士無所謂的聳了聳肩膀,轉頭對穆知然說道,“物理科學院為你提名了一項重大科學技術進步獎——根據表決制度,物理科學院的重大科學技術進步獎是一定能獲得透過的……”他朝著一臉茫然的穆知然擠了擠眼睛,臉上的皺紋都更加深邃了一些,“恭喜你穆博士,你成為了有史以來最年輕的重大科學技術進步獎得主。”
“我們預計明年還要再申請一次。”瑪麗緊接著補充道,“一個重大不足以表彰穆博士在這兩個並行領域的卓越貢獻和重大突破。”
“好好好,你們喜歡就好。”袁思平院士翻著白眼,拿出了第四張檔案。
“最後,陸沉博士。”他雖然手裡拿著檔案,但眼神卻完全沒有朝著檔案看的意思,“如何正確評價你的成果和貢獻,這讓我們感覺有些為難。”
陸沉僵在原地,木然的點了點頭。
在聽完了穆知然的“獎賞”後,不光是陸沉,就連楊偉民也呆若木雞不知道該作何反應。反倒是唐慶隆看上去就自然了許多,他甚至在瑪麗女士說完要再申報一次重大科學技術進步獎後,激動的鼓掌了起來。
鼓掌的聲音引來了十四號的困惑,“誰這麼沒素質啊?別人聽小說的時候還拍巴掌?”
“總之,孫麟院士和其他幾位醫學科學院的院士們考慮了很久,決定以比較傳統的方式,來衡量你的巨大貢獻。”袁思平低頭看向了檔案,“陸博士,您將被授予聯合醫師獎,並且被破格晉升為研究員,兼任主任醫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