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星之子

第30章 微妙平衡

“那您就更得加油了。”陸沉pua自家老闆那是越來越順手,“古人不是也常說麼,‘幹掉你的不是同行,而是跨界’。咱們在臨床領域想要幹掉別人有些難——跳出現有的條條框框,從量子物理學的角度往回跨界,這才有評院士的競爭力啊!”說實話,楊偉民已經被陸沉毫不遮掩的企圖徹底整麻了。這小子三句話不離院士,而且說的分外理直氣壯。要不是楊偉民自己對自己的學術水平有足夠深刻的認識,說不定他還真就被忽悠瘸了。

當院士有什麼好的?除了實驗申請方便點,論文發表容易點,學生招的輕鬆點,資助拿的更多點以外,什麼好處都沒有!反倒得擔心自己會不會倒黴催的選中成為委員會委員。

如果不幸中招,那就得在半年時間中,天天待在委員會里,看著各式各樣離譜荒唐的申請和實驗計劃。這可對心腦血管不好。

於是,楊偉民決定裝傻。他看著滿地的記錄問道,“這種東西搞它幹什麼?這也和爆炸沒關係吧?”

“咱們現在也沒什麼明確的證據,猜想就更不用說了。”陸沉嘆了口氣說道,“唐院士他們提出這種實驗方案也正常——既然能夠在鋰上發現大崩潰傳播的線索,那其他元素上說不定也能有點發現。”

“胡鬧。”楊偉民怒道,“八個爆炸案,留下樣本的就只有讓娜。這些骨髓樣本和血液樣本用一點少一點——哪兒能這麼浪費!”

“人家唐院士提了這個建議,我們不好反駁的嘛。”陸沉再次露出了楊偉民都快看吐了的笑容,“楊哥你加把勁,評上院士之後咱們當面噴他去!”——當面噴一位有四個院士頭銜的物理學大佬,這當然是愚蠢且不可接受的蠢事。陸沉有充分的信心,就算楊哥真的成了院士,他也不至於這麼幹。

對於唐慶隆的實驗“方案”,陸沉其實不太贊成。歸根結底,並沒有證據能夠證明爆炸案與大崩潰一樣——到目前為止,元素週期表裡所有奇數個質子的原子全部被測試了一遍。

一點有價值的資訊都沒有。

物理學家們搞實驗的時候,經常會有一些不怎麼正常的思路。比如這一次,唐慶隆就直接拍板要求利用現有樣本,“把所有的基數質子原子全部測一遍看看。”

老唐是這麼說的,“與其對著計算機愣分析個三五天,還不如把能測的全都測一遍。”

思路是沒錯,但辦法不太對。陸沉隱約覺得,爆炸大概和元素外層電子的自轉方向關係不那麼大。

電子的自轉方向變化,最有可能影響的其實是鋰元素元素的化學性質。

電子的交換本身就是化學的主要原理和組成結構,而電子的自旋方向發生變化,意味著鋰原子外部的電子磁軸發生了變化。

它可能比以前更加難以失去,也有可能從正一價直接進化到正二價。具體怎麼變,還得設計實驗來搞。

從楊偉民那兒走出來,陸沉決定先去驗證一下自己的思路——讓娜的樣本就這麼幾份,用一點少一點。但大崩潰的樣本簡直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基地裡的冷庫裡最少放了一兩萬個樣本,隨便用就是。

朝著實驗室沒走兩步,熟悉的ai警報聲就又響了起來。

“基地禁區內檢測到異常活動訊號,可能有入侵者進入基地警戒區。請基地內所有幹員迅速向最近的軍事主官報到,非作戰人員請停下手中的工作,服從指揮,原地避難。”

陸沉朝著窗外看去,一陣淡淡的塵土飄過淡黃色的落地窗。看起來像是剛剛有人從外面跑過似的。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