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星之子

第60章 搶救

楊偉民雖然今年只有三十六歲,但在很多地方,他給人的感覺都像是六十三甚至更大歲數的人。而讓楊偉民這種“老年化”特質最明顯的地方,大概就是對於生命的重視程度。

普通醫生也很看重生命,陸沉也一樣。但他們更多時候是在履行自己的工作職責,而不是為了拯救什麼而拼命。

這是個非常微妙的差別,事實上,楊偉民自己也覺得……履行工作職責的治療更好。人總是要持續工作下去的,太看重工作內容,反而容易出問題。

每一次都殫精竭慮甚至精疲力盡,哪裡還有精力去迎接下一個病人呢?

不過這個習慣……楊偉民確實也改不了。

陸沉帶著ai機器人去阻塞中央實驗室的通道了——從那些人臉上的面具花紋不難判斷出,ai機器人識別不出這些入侵者。小穆說了,她設定的程式只是調整了磁場強度和變化速度,磁力加速器會在電路裝置允許的極限內持續執行。

這個“允許極限”展現在磁力加速器的具體運轉時間上就是分段運轉——中央實驗室的電力系統和相應的散熱系統能夠允許180秒,但也可以用7t的強度執行300秒。

或者14t150秒,轉入7t執行500秒,再轉入3t1500秒。

時長至少三十五分鐘的強磁控制,能夠讓陸沉相對安全地指揮ai機器人完成堵塞通道的任務。同時也足夠求援的訊息抵達最近的城鎮,並且等到調查局幹員和武裝部隊趕到現場。

楊偉民現在一點都不擔心,小陸是個成年人,也是個有豐富社會閱歷經驗的醫生。與其擔心他,不如先看看躺在自己面前的渡邊還有沒有救。

渡邊……這個狀態如果是在醫院,那不用再看了——直接叫來家屬宣佈死亡就行。整個後腦和延髓部分全都打爛了——生命體徵當場全都沒了,這還救個錘子。

不是醫院的醫生們不想救人,而是沒那個手段。家屬大機率也沒那個錢來救。

但是在北美研究所裡,裝置和技術都是有的——還不用花錢。

楊偉民給自己的助手ai起名叫扁鵲,而扁鵲也在第一時間給出了自己的建議,“小楊,這人沒救了啊。”

“小腦和延髓損毀,但是大腦應該還好。”楊偉民指揮著ai把渡邊扔到了手術檯上,“反正都沒救了,救一救也沒什麼壞處……立刻降溫,先把動脈和靜脈接上,給大腦建立體外迴圈。”

從渡邊倒地,到現在進入手術室,前後時間其實不多——楊偉民估計其實也就三分多鐘時間。

心臟停跳四到六分鐘,大腦就會開始出現不可逆的損傷。而超過八分鐘,就會出現腦死亡。

以目前的科技水平,腦死亡肯定是沒法救的。但除此之外,至少在研究的領域範圍內,醫生們的武器庫其實擴充了很多。

比如更聰明的手術機器人。

內科醫生當然是沒法做手術的,但讓手術機器人照著需求開刀夾血管一點難度都沒有。

“連血型都不測,搞這個是不是有點魯莽啊?”扁鵲用一副外科老主任的口吻和楊偉民聊著天,不過手術的動作可是一點都不慢,“哦……他運氣真不好。”

天花板上,一根不鏽鋼軟管垂落下來,然後直接紮在了渡邊的兩側頸總動脈上。只有三攝氏度的蛋白液順著頸總動脈加壓注射進了渡邊的身體。

然後這些加壓的蛋白液就從創口上噴了出來。

“你看看,都成了噴泉了。”扁鵲繼續嘟嘟囔囔的聊著天,一邊快速開始探查手術,“要是運氣好,大腦保下來之後你打算怎麼辦?”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