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星之子

第100章 三位一體

學術委員會是個嚴肅,活潑,緊張的地方。“嚴肅活潑緊張”這三個詞並不是單純的描述,而是學術委員會對自己的定義。

團結就算了,這麼個委員開會都得東一點細一點灑在數千人大會堂裡的機構,實在是不太能稱得上是團結。不過科技工作者就這麼一點好——哪怕看你不順眼,該認真稽核的內容仍然會仔仔細細的稽核。憑個人喜好卡申請者的脖子,那絕對不如有理有據,一條一條罵回去來的爽。

而今天,在學術委員會機構平穩執行了三十年之後,這個機構的運轉情況終於出現了一點點的……異常。

可以說學術委員會里終於出現了團結要素。儘管它的持續時間只有一個話題,而且團結的物件也變來變去的。

“在無重力環境下打磨艙內壁,這是在謀殺宇航員。”航天院的專家毫不留情的駁回了委員會的提議,“就算艙裡有空氣淨化裝置,我們也無法保證這些金屬微塵不會進入宇航員的身體裡。”

學術委員會也駁回了綜合調查局的提議,“我們不可能現在就把量子釋能綜合症公佈於眾,在沒有完善的檢測和治療方案之前,貿然公佈就意味著社會崩潰。”

綜合調查局否決了航天院的“公開宣稱邪教組織在飛船裡安放了炸彈”的提案,並且認為這會對整個社會秩序造成極其惡劣的,甚至無法挽回的損失。

學術委員會還否決了航天院提出的“提前宣佈任務失敗,把宇航員都視為已經死亡”的方案——火星載人登陸任務不容有失。

陸沉無奈的看著周圍的專家學者們互相爭來吵去,然後低頭記起了筆記。反正大佬互相廝殺的時候,他這種只是拿了個聯合醫師獎的小蝦米確實沒什麼說話的資格。

就連唐慶隆和楊偉民也都低著腦袋裝死,自己應該怎麼做就很明顯很簡單了吧?陸沉一邊記著筆記,一邊低聲和穆知然交流著意見——究竟應該如何解決目前的難題。

已經距離地球兩千多萬公里遠的載人航天裝置,是不可能在飛行運轉過程中自行完成精密的“內壁切削”加工的。

根據十四號的證詞,以及航天院對於留存材料的初步檢測分析,這些混進來的邪教相關企業確實在材料上做了手腳——他們把遮蔽材料加厚了150%。

邪教徒們對量子釋能綜合症的研究進展其實並沒有領先聯合政府多少,不如說由於核心應用哲學就出了問題,導致他們的研究完全是跑偏的——沒有機制研究,更不用提“治癒”方法。事實上,邪教徒們幾乎把所有的資源都投入到了研究如何“穩定高效誘發量子釋能綜合症”上。

而他們一開始研究的成果就是一個模稜兩可的規律——量子釋能綜合症的發病率,與患者本人單位時間內接受到的電磁輻射總量負相關。

理論上來說,如果能把一個人放在五米厚的鉛牆圍成的盒子裡兩個月,那麼他罹患量子釋能綜合症的機率就會上升到約10%。

這個研究在一年前被真理博士重啟,隨後在反覆試驗中,他們發現了第二個特點。人體被特定頻段的微波照射後,幾乎100%會發病。但這個特定波段究竟是什麼波段暫不明確,具體應該給與輻照的強度也不確定。只有在微波經過了人體的“濾波”後,教團才能夠觀察到發病。但測量濾波後的微波卻遭到了很多困難。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