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星之子

第103章 突發奇想

實在是不怎麼能吃辣的朱塞佩最多也就能接受到十三香級別,更辣的他吃不了。“我目前對小龍蝦不是很感興趣,吃這玩意過敏的病人太多了。”陸沉揉了揉臉,“我還記得第一次出門診的時候接了個病人,甲殼類過敏。我給大哥開了藥,叮囑他以後別吃水裡帶殼的東西。”

楊偉民一拍大腿,“你說的是之前那個臉腫成豬頭,結果在急診非要你去看的病人?”

陸沉悲傷的點了點頭,“就是那個,我去了問他咋回事,他說他吃的小龍蝦是去了殼的……”

雖然沒有人明說,但大家都知道,研究組的成員們承受了許多壓力。除了自己需要消化好壓力以外,經常說說笑話聊聊段子,這都是還不錯的解壓方法。

反正聊天嘛,用自己的糗事來活絡氣氛也是個好法子。

天南地北聊了一圈,陸沉揉著腦袋對朱塞佩問道,“我有個問題一直沒搞懂,那些伽馬射線輻照在遮蔽材料上之後,能量去哪兒了呢?”

“這個我還真知道。”朱塞佩來了精神,“我以前的合唱團團長就是搞伽馬射線暴研究的,那小子一點都不像個撒哈拉人,聲音又好聽,腦子又好使!”

按照朱塞佩的解釋,伽馬射線作為光子,能夠碰撞到物質中的內層電子。也能夠碰撞到原子核或者被原子核影響。這樣就引申出了三種伽馬射線和物質的基本反應——光電效應、康普頓效應和電子對效應。

伽馬光子和原子中外層電子發生彈性碰撞後,一部分能量被伽馬光子傳遞給了原子中外層電子。這讓電子脫離原子核束縛射出,同時改變了光子的運動方向。

大量的電子形成了電流,而失去了電子的原子陷入了原子核與電子不平衡的“窘態”。並且因此形成正離子態。

康普頓效應就更好玩一點,它是光電反應的一個後續反應。光子和電子發生彈性碰撞,隨後光子和電子互相交換了能量和動量,這讓光子的波長髮生了變化。未發生碰撞的光子波長和頻率不變,被成為湯姆孫散射光。而碰撞後的光子波長邊長頻率變低,被成為康普頓散射光。

第三個電子對效應就比較難以理解了。

“這個我聽不明白。”陸沉在聽了半天朱塞佩的解釋後還是一頭霧水,“為什麼一個輻射光子靠近了原子核,受到庫倫場的影響,就會變成一個正電子和一個負電子?”

“你看,在微觀領域裡,很多東西其實都是可以互相轉化的——比如輻射光子和電子。”朱塞佩從桌上拿起一根香蕉舉例,“現在,你看到的是一根香蕉。當它足夠靠近一把水果刀的時候,它就會被分成兩半。於是它就從一根香蕉,變成了香蕉船冰淇淋的外殼。”

正負電子的靜止質量之和等於1.02mev,當光子的能量大於等於這一水平時,在核庫倫場的影響下,它就會被改變方向和波長。然後產生一個正電子,一個負電子。它們各自攜帶一部分光子的能量——而原來的光子則消失不見了。

“然後負電子被光電效應形成的正離子態吸引補位,正電子作為自由電子飛出,加入光電效應或者被其他的伽馬光子撞擊,再次交換了能量和動量。它們有可能直接成為自由電子,也有可能成為反衝電子……而躍遷到激發態。”陸沉嘟囔道這裡,忽然察覺到了某個關鍵詞。

“激發態?”楊偉民也來了精神,“所以伽馬射線就可以改變電子的能態?給普通人做伽馬刀能緩解量子勢能綜合症?”

“不知道,但是有可能。”朱塞佩一攤手“伽馬射線對人體傷害很大的吧?”

“總比爆炸要小。”楊偉民興致勃勃的說道,隨後他開始皺著眉頭自言自語道,“但是什麼讓人在過去數千年裡都維持激發態的呢?不能是伽馬射線吧?伽馬射線的輻照強度這麼高,那不是人人都得癌變?”

“伽馬射線也不是維持激發態的最理想手段,畢竟它的能量太大了。”朱塞佩說道,“除了反衝電子可能處於激發態,還有很多電子會變成自由電子呢。”

“電子能變成光子,而光子和夸克都是費米子——雖然他們之間的差異也很大……”陸沉的注意力完全偏向了另一個方向,“有沒有可能給光子賦予色味,讓它變成夸克?”

更新晚了對不起!

立正站好鞠躬道歉,沒有啥藉口,實在是對不起各位。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