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星之子

第179章 么蛾子

人在疲勞的時候是很容易搞出一堆么蛾子的。

陸沉就曾經在連續三十六個小時的值班中飽受疲勞的困擾,最後發現自己給病人開了一百二十支開塞露。

還好ai及時發現,要不然護士長怕不是要把這一百二十支開塞露全都塞到陸沉嘴裡。

稍微清醒了之後,當時還在上博一的陸沉感覺半截身子都是麻的——他完全不記得自己還點開過處方系統,給病人下達過這麼離譜的方案。根據ai統計,陸沉當時已經給二十二個病人開了處方。但他實在是沒精力再稽核一遍自己的處方,於是只能選擇醫囑全部作廢,等楊偉民來接手再開單子。

人在困急眼的時候,做出來的事情有時候確實不太好理解。比如現在,陸沉接到的理應正在睡覺的唐慶隆的電話——電話裡的內容就很不好理解。

什麼叫“量子的位置關係處於非直接聯絡的迭加態,只要改變傳統的系統觀念,就可以讓泡利重新成立”,這都哪兒跟哪兒啊?

出於醫生的職業警惕,陸沉先確認了一下唐慶隆的體溫。在得到了ai“36.5攝氏度”的回答後,陸沉稍微放鬆了一些——他囑咐唐慶隆先不要去想工作的事情,抓緊時間休息,然後這才掛了電話。

在陸沉面前的螢幕上,身上遍佈花斑的多麗躺在床鋪上,偶爾翻動兩下身子。隔離室裡有還算溫和的燈光,同時還放著舒緩的音樂。不管多麗是否能夠從燈光以及音樂的影響下感覺到舒適,至少這樣能讓監控的陸沉心裡舒服一些。

多麗的腦組織不足以支撐它產生智慧甚至個體意識,但基本的反射還是有的。只要ai控制著的餵食器伸過去,它就會主動吞嚥進食。飲水和排洩的反射也都有——甚至它在滿意了之後,還會發出舒服的哼哼。

看了一眼躺在床上哼哼的多麗,陸沉把目光切換到了稍遠處的電視上。幾乎所有電視臺都停止了原定的播出計劃,開始紛紛接入聯合政府航天總局提供的直播訊號。在遙測資料和現有航空器外觀模型的支撐下,各家電視臺紛紛播出了自己的“ai示意片段”。龐大的曙光號組合航天器“頭朝下”漂浮在火星軌道上,登陸艙已經位於出發位置。最主要的兩套鎖定設施已經解開,並且正在被機械臂轉移到不會妨礙登陸艙發射的位置。

“現在各位觀眾看到的就是人類第一次火星登陸的現場示意片段——曙光七號已經在登陸軌道上準備完畢了。”電視機裡的新聞節目主持人正在侃侃而談,光從語氣上來判斷,不知道的還以為航天總局出了幾個專門搞播音主持的工程師,“根據航天總局的報告,我們和軌道上的曙光七號有大約13分鐘的‘時差’,各位看到的畫面實際上是13分鐘之前發生的……”

難怪人家能當主持人,一個電波訊號的傳輸速度問題能翻來覆去倒騰好幾分鐘,甚至還能再讓旁邊的專家發表一下看法。那個大學教授能對電磁波的傳播速度有什麼看法啊?

地火軌道距離遙遠,任何變化都要等上足足十三分鐘才能被另一側的人所知。這樣的時差確實令人不安——尤其是在那些並不瞭解資訊傳播論的人眼裡。他們會覺得,一旦火星軌道上的軌道艙突然爆炸,那就會誕生一個生命時長13分鐘的幽靈曙光七號。在這十三分鐘內,幽靈的曙光七號將會代替已經爆炸的曙光七號,以死去的姿態愚昧世人,然後藉著無線電放出來自地獄的蠱惑。

這種擔心甚至不是個例——許多反對教團的“民間組織”都在大肆傳播這樣的內容,然後要求自己組織裡的乘員不要去觀看曙光七號的登陸直播。

就連中央大學裡,都有類似主張的團體存在。好在瞎折騰的只是幾個哲學系的延畢本科生——他們被自己滿腦子的胡思亂想折騰的精疲力盡,在深陷不可知論和形而上學的矛盾中掙扎。過於關注抽象的精神世界,讓他們忽視了物質的現實世界。一群至少兩週沒有洗過頭,身上飄著奇怪臭味的乾瘦哲學系“狂生”發出的警告的說服力基本為零,他們給中央大學帶來的威脅主要集中在生物安全上。

陸沉站起身,關上了辦公室旁的窗戶——那些自帶蒼蠅的狂生正在樓下扯著嗓子嚷嚷,這讓他有些聽不清電視裡說的內容。

不光是哲學家們的聲音惱人這麼簡單,陸沉的手機和唐慶隆辦公室裡的音響裝置也會偶爾響上幾聲。

手機和音響裝置響是在提示建築物地震波訊號,這套系統原本是用來檢測地質變化和干擾因素,比如鹿山隧道和有軌電車干擾,或者鹿山對撞機震動的。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