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星之子

第34章 尤里卡

好兄弟埃斯特拉出現了嚴重的腹瀉。

作為一種常見的臨床症狀,腹瀉可能有很多種原因。從食物中毒到心情不好、從霍亂到衣原體感染……腹瀉可能以各種強度出現在各種條件下。

但當一個未成年人,在高達8.3msv/h的輻射強度下停留了數個小時後出現了嚴重腹瀉……那這個可能就非常可怕了。

大量的輻射可能已經殺死了埃斯特拉小腸中的小腸絨毛,這種腹瀉的根源……應該是輻射性腸炎。這種疾病一般只會發生在那些長期接受放療治療的末期腫瘤患者身上——而他們的預後……都很糟糕。

一個好訊息是,埃斯特拉大機率沒有末期腫瘤。他體內的主要腫瘤標誌物水平都處於正常水平,全身超聲檢測排除了明顯的佔位變化。血液樣本中也沒有發現任何自由癌細胞。

但壞訊息是,長期身處地中海輻射區生活,輻射對他的身體造成了持久的,深遠的損傷。輻射和不知名的刺青染料,共同導致埃斯特拉身上出現了大範圍皮炎。他身上的瘢痕一層層摞堆著,彷彿面板下生出了一層鱗片。

而且,埃斯特拉的視力也不太好。經過專科醫生的遠端檢查,他們確定埃斯特拉可能患有輕微白內障——這大概也是輻射的直接影響之一。

在這種條件下,埃斯特拉的預後情況真的不太樂觀。渡邊向聯合政府提交了轉移病患的申請,他想至少讓埃斯特拉進入綜合醫院裡,接受一下系統性的檢查和治療。

但這條申請遲遲未獲透過批准,等到下午,聯合政府仍然沒有明確接受或者拒絕渡邊的申請——反倒是委員會的十三位院士直接坐著飛行器抵達了基地。

在基地裡,這八男五女共計十三位院士臉色極壞地向陸沉等人宣佈了一個壞訊息。

“今天凌晨四點十七分,正在地火轉移軌道上飛行的七號載人登陸艙爆炸了——上面有一名宇航員出現了異常發熱,發熱持續了四天時間。”在本屆委員會中最有威望的農學袁院士皺眉說道,“四號登陸艙和八號登陸艙目視確認了爆炸發生,火星軌道上的前沿基地也確認了爆炸發生——根據殘骸飛行速度估算,爆炸當量約為五百噸梯恩梯。”袁院士深吸了一口氣問道,“我們看到了穆博士的發現和相應推論,除了這個推論以外,你們還有其他可能的假設麼?”

現場一片安靜,穆知然的推論雖然很多地方都仍然是“猜測”甚至“假設”,但她的理論邏輯完備,而且幾乎完美對應了現狀。別說什麼其他可能的假設,就連唐慶隆都覺得“這個方向應該不會出錯”。

“如果有新的想法,歡迎大家隨時提出。”袁院士點了點頭,“七號載人登陸艙上的那位宇航員身份正在由綜合調查局分析……但我們關注的重點不是這個。”他看著唐慶隆說道,“委員會決定,在小範圍內公開你們的發現和實驗進展。現在不是閉門造車的時候,必須集合所有能集合的力量進行攻堅——這種爆炸對於社會影響太大了,我們必須做點什麼。”

“歸根結底,它還是一種傳染病。只不過傳染的途徑有些奇特。”楊偉民說道,“既然是傳染病,那總是有辦法處理的——任何傳染病都必然可防可控可治,這是客觀規律。”

陸沉恰到好處的給自己的導師潑了一盆涼水,“楊哥……傳染病雖然可防可治,但要是全人類都成了感染者攜帶者,那可就沒辦法干預了。”

拆了自己導師臺的陸沉對著十三位院士提出了自己的建議,“比起攻堅,確認人群中的‘攜帶者’比例更加急迫且重要。我們需要進行一次大規模篩查,來判斷一下人群中‘氫原子外部電子處於激發態’的比例究竟有多少。”

“我們需要一次普篩。”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